跳到主要內容

港樓市問題 市場力量解決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03日 05:59
2011年06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慧雅談到「任總」近日提到港人不宜在樓市持「短倉」。慧雅相信這是與本港樓市的結構,以及與香港深化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與內地融合有關。由於這些都可能是大趨勢,因此它們的可持續性不容低估。

受中美政策影響 政府可做有限

值得留意的,是若倫敦、紐約的發展是可以借鑑的話,國際金融中心的樓市都有其特別之處。從好的一方面看,我們不宜隨便對國際金融中心的樓價「估頂」。不過,另一方面,香港的挑戰,是要能夠保持和深化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否則本港的樓價可能要經歷一段漫長和痛苦的「調整期」。重要的是,若以上的分析是可取的話,那麼本港的樓價是有着不少結構性的因素支持,政府可以調控的地方並不多。再進一步講,其實在聯繫匯率的制度下,香港的資產價格在本質上,難以跟美國的利率和中國的經濟脫鈎,既然香港對這兩者都只能「逆來順受」,政府對本港樓價所能控制得到的地方本來就不多,「硬着來」可能只能取得暫時的效果和表象,換來的可能是更複雜和嚴重的長遠問題。

信奉市場經濟的人有一個信念,就是在一般情况下,假如時日,市場是會自行調節。以慧雅之見,在本港樓市這問題上,最好還是交由市場的力量去摸索解決的方法吧?當然,這並不表示政府應置身事外。在早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提到政府有責任正視大部分港人對擁有自己物業的期望,慧雅對這沒有什麼不同意,不過就覺得着眼點應是放在怎樣引導市場的力量,以及在市場力量未能發揮時,才加以行政力量輔助。

施慧雅

mscya@sinaman.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