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韋奕禮:中國熱好比科網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09日 08:59
2011年06月09日 08: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外籍武松」韋奕禮昨日離任證監會行政總裁一職,他的臨別贈言想不到是警告目前的中國熱是「New Dot-com」(新科網熱),投資者一頭栽進去卻忽略基本因素,面對愈來愈多中國以至其他新興市場的公司來港上市,他認為保薦人需要為保薦新股時的缺失負上法律責任。

他認為,除了保薦人制度改革,修改上市條例及場外衍生工具監管均為其繼任人將面對的挑戰。

證監會在韋奕禮領導下6年間,面對銀行甚至跨國投行時亦絕不手軟,讓韋奕禮贏得「打虎英雄」美譽。他昨日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說,在投資世界現時的中國熱好比2000年時的科網熱。

指投資者一窩蜂買 不理基本面

雖然韋奕禮沒有直接用「泡沫」兩字形容目前的中國熱潮,但他指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有人都希望分一杯羹,不少投資者一窩蜂買入中國公司股票,卻連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有提出,令自己面臨巨大投資風險。資料顯示,本港股市七成交投來自與中國相關的股票,而近年「爆煲」的股份亦多為內地公司,如近期的中國森林(0930),便是上市僅1年的內地林業公司。

保薦人失職責任 立法需時

隨着愈來愈多中國以至其他新興市場如巴西及俄羅斯公司來港上市,韋奕禮表示監管機構面對的最大難題,是在調查時須依靠第三者提供資料,因此,保薦人責任益發重大。

他昨日在記者會上亦透露,保薦人規管方面,將循認證標準法、操守準則,以及保薦人責任三方面着手,預計下一季開始諮詢。如結論是保薦人須為失職負上法律責任,還須為此立法,料需時較久。

人幣業務發展 未必太迅速

除了中國熱,投資市場還興起人民幣熱,不過韋奕禮認為,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未必如大部分人所想如此迅速,因為本港的人民幣流動性始終有限,預期本港起碼需要3至5年才可真正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未知是否因為卸去官職,韋奕禮昨日回應傳媒問題時妙語連珠,對美國財長蓋特納亦「唔畀面」。蓋特納日前表示美國對衍生產品的監管措施及金融規管已有所收緊,認為亞洲地區該仿效,韋奕禮直言蓋特納此番話屬「nonsense(胡說八道)」,強調本港的監管,包括對冲、資本及交易法規等方面皆較美國嚴謹。

稱繼任者要臉皮厚誠信高

至於外界最關注的繼任人人選,韋奕禮稱繼任人最重要是「臉皮厚」,可面對外來的批評,同時要有高度誠信。被問到外籍人士還是本地人較適合出任行政總裁,他認為國籍不應成為考慮條件之一,但笑言自己不諳中文,出席立法會會議時難明白議員的指摘,亦聽不懂長年累月在證監會辦公室樓下雷曼事主的示威口號,不失為一個好處。韋奕禮離任後,將到英國出任金管局消費者及市場營運部營運總監。

(明報記者毛婷婷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