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若機場擴建第三條跑道,機場每小時的飛機升降量可由61架次增至102架次,機管局顧問預期,第三跑道方案噪音影響範圍與1998年進行的雙跑道預測數據相若,即變化不大;但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質疑當局僅以1998年推測數據作比較,未能如實反映鄰近居民如何受噪音影響。
機管局發言人回應表示,香港跟其他地區的機場一樣,採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綜合噪音模型推算噪音水平,而就第三跑道推展下一步工作時必會進行法定環評工作。
飛機升降引起的噪音水平以飛機噪音預測等量線作評估,代表平均每天的累積飛機噪音水平,等量線25範圍內,不應用作住宅、學校等易受噪音影響的用途。
稱新型飛機噪音減
根據顧問公司URS Corporation(URS)為機管局做的分析,當三跑道方案達至預期升降量,其等量線與1998年因應機場遷入大嶼山作的評估沒顯著差異,主要是基於下列因素﹕
(一)2006年以後生產的新型號飛機,噪音水平較上代少一半,航空業預期上一代飛機將於20年內逐步淘汰,意味到2030年,來往香港的飛機會較現時寧靜一半;
(二)在第三跑道方案下可交替使用航空方向,由於飛機起飛時的聲浪大於降落,日間可安排更多飛機由機場西面經水面起飛;晚上11時至翌日早上7時,將現有最近民居的南跑道變成備用狀態,盡量以另外兩條跑道向海一面升降,減低對東涌一帶人口密集地區的噪音影響。機管局認為增至3條跑道可大增靈活性,但在雙跑道方案下這並不可行。
目前民航處在飛機航道下的多個地區量度飛機噪音水平,其中6個去年錄得逾80分貝噪音,包括馬灣珀麗灣、青龍頭豪景花園等,當中珀麗灣更錄得150次,不過這些地區並不在顧問評估的等量線範圍內。
學者指等量線未全面反映實况
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認為,這代表僅靠顧問預測的等量線衡量噪音影響並未全面反映實况,以偏概全。他指以等量線來評估機場鄰近地區的噪音影響為國際普遍做法,但有兩點質疑,一是顧問依賴的只是平均噪音數值,未有以每日最繁忙時段的噪音水平作評估,結果未能真正反映東涌、荃灣等地區居民如何受噪音影響。
此外,他又批評顧問只以1998年的預測等量線作比較,而非目前實際的噪音等量線指數,避重就輕,「市民非常關心大規模建設帶來的衝擊和不利影響,(機管局)應提供足夠環保資料讓市民參考」。
明報記者 吳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