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錦康在同一場合以其擅長的太極理論來分析樓市,認為最重要是「道法自然」,要找出影響香港樓市最根本因素,就是政府的房屋和土地政策。
他指出,從過往歷史觀察,影響香港樓市有眾多因素,比如股市表現、利率走勢、外圍經濟,以至市民的負擔比率,不同時期都曾對香港樓市構成不同影響,但其中最重要的,卻是土地和房屋的供應量,因如供應過多,便一定會出現供過於求,樓價焉能不受到壓力。
「八萬五」「孫九招」 致樓價暴跌暴升
事實上,香港樓價在97至03年跌足6年多,其間因「八萬五」措施,私樓供應量和貨尾單位不斷增加,而在03年政府為救市而推出「孫九招」,暫停賣地和停建居屋,樓市即回復升軌,而近年因發展商不勾地,樓價更可抗衡金融海嘯而只短暫調整,當經濟一復蘇,樓價便屢創高位。
黃錦康指出,早前政府宣布每年要提供可興建3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供應,以補回之前數年的「短缺」,情形與當年政府推出「八萬五」建屋目標,以補回97年前的供應短缺頗為相似,後果可以很嚴重。根據美聯統計,過去20多年,香港平均每年對私人住宅的需求只約為2萬個單位,若每年供應3萬個新單位,將會是「好心做壞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