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勇敢面對工作挑戰,或會化成日後的機遇,今年47歲的岑智明於兩個月前接棒,成為歷來最年輕華人天文台長。赤鱲角機場啟用初期,飛機升降飽受風切變困擾,他自薦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結果成功解決問題,揚名國際,後來更當選為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委員會主席,仕途從此蒸蒸日上。這名「進取型」台長,不諱言自己很像前台長林超英,「只有兩對鞋、兩套衫」,從不開冷氣睡覺,又批評社會缺乏節能意識,市民應反思為何要不斷追求消費。
獲通知升職日 見母最後一面
岑智明接受傳媒訪問,甫開腔便說,晉升台長一事令他百感交集。他於今年3月23日接獲晉升台長的電郵,但當日他並不知情,因為他於工作期間趕往醫院,見85歲母親最後一面。同日亦是世界氣象日,他原本應前往塞內加爾開會,結果亦爽約。
他與太太現時在中區半山居住,方便照顧年邁父親,因此仍在考慮是否按過去慣例,入住天文台位於尖沙嘴總部的台長宿舍。對於成為最年輕的華人台長,他坦言「沒有壓力是騙人的」,會將目前的工作當成是新嘗試,「有使命感,就沒有壓力」。
事實上,岑智明自1986年加入天文台,便不斷面對難關,例如該年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他與前台長李本瀅負責監測本港背景輻射,後來又自薦處理機場風切變問題,結果成功利用激光雷達,配合自行開發的軟件,偵測風切變。
程介明啟蒙 愛阿西莫夫
這些經驗,令他感受到創新背後並非單靠憑空想像,須按經驗再嘗試將不同事物放在一起。他亦多番表示希望「向市民解釋多些(氣象資訊)」,但承認有些時候不易說出真相,例如去年超強颱風鮎魚逼近,天文台早就分析到襲港機率只有10%,但種種原因令天文台沒有向外公布,情况有如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製作的電影《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以航空氣象聞名中外的岑智明,中學時期的志願是修讀宇宙論,啟蒙老師是港大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程推薦學生閱讀上世紀科幻小說大師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的著作,令岑智明從此愛上物理課,亦為日後加入天文台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