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廉政公署表示,過去5年有57人涉詐騙政府資助基金多達900萬元,被捕者中逾八成是詐騙進修基金如持續進修基金或免入息審查貸款。廉署更懷疑,部分獲持續進修基金資助的課程可能有誇大學費之嫌,遂建議當局對一些高風險課程加強審批,並建議引入課堂突擊巡查,以防再有不法分子藉辦假課程詐騙公帑。
推資助基金《防貪錦囊》
另外,鑑於包括持續進修基金在內的20多種政府資助基金高達200億,為加強誠信管理防貪防騙,廉署防貪處最新推出兩套《防貪錦囊》,分別給予資助基金管理機構以及受資助機構參考,重點包括要防範及申報利益衝突,及建議在資助協議加入防貪措施。
防貪諮詢委員會主席陳南祿稱,基金審批工作應當嚴格,否則公帑資助可能變成不法分子的提款機。昨即有200名政府及機構代表出席廉署研討會,了解新防貪錦囊。
5年拘57人 涉款900萬
廉署防貪處處長謝萬誠表示,過去5年有57人因詐騙屬政府資助基金被捕,涉款900萬,當中54人被判罪成。其中與進修基金有關的騙案佔大多數,共佔48人及750萬,手法包括以虛假文件報名參加進修課程以申領政府資助,部分進修課程甚至懷疑並不存在。謝萬誠未有明言騙案涉及哪些基金,但據本報了解當中涉及的主要是持續進修基金。
質疑課程誇大學費取盡資助
現時市民報讀持續進修基金認可課程,可獲資助八成學費,上限為1萬元,但外界一直批評持續進修基金辦事處審批課程太寬鬆,致不法者有機可乘。謝萬誠則表示,廉署審視後發現部分個案雖無刑事成分,但不等於沒有問題,舉例廉署發現不少課程都獲批「claim盡」上限1萬元的公帑資助,令人質疑課程是否真的值這學費,廉署認為當局可考慮加強審批,例如留意進修課程內容及師資,並建議引進突擊(課堂)檢查,以防再有不法者藉假進修課程騙公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