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焚化爐環評 環團被指變河蟹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7日 10:22
2011年12月07日 10:22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環境諮詢委員會環評小組前日僅用了不足3小時,便通過廢物焚化爐的環評報告,有資深委員透露,會上只得個別環團反對 、「孤掌難鳴」;一些有環團背景的委員罕有地無積極發言,有被政府「河蟹」之嫌。但有委員反駁,焚化爐報告於今年3月已獲小組通過,後來因港珠澳大橋官司而被迫撤回,昨再提交小組重審,委員之間事前達成共識,才不重複提問。

環諮會以往審議大型基建的「重量級」環評報告,不少「開足全日」,如去年9月審議港珠澳大橋相關工程,包括大橋連接路、香港口岸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特別安排上午開會,以便有足夠時間向官員提問及商議。2008年9月審議具爭議的豐樂圍項目,亦提早於上午開會。

罕有不足3小時通過方案

前日焚化爐會議以即場轉播方式進行,現場所見大部分委員均有出席,包括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大埔環保會主席邱榮光、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等環團代表,長春社理事兼委員何小芳據了解因利益衝突避席,另一大會委員、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會長捷成漢,由於本身並非屬小組成員,因此未有在場。

會議分兩部分,首部分由小組成員向項目倡議人,即環保署官員就空氣、噪音、生態及景觀等範疇提問,記者現場計算,約2小時便結束,當中以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最踴躍,發問了多條問題,其他委員只有2、3人曾發問,其餘沒有發言,然後進入第二部分閉門商議,1小時後便通過環評。

涉大幅填海 影響生態漁業

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接受查詢時慨嘆「孤掌難鳴」,對其他環團沒有把握機會向政府質詢感到奇怪,情况與過去審議環評報告迥異。他透露,開會前曾收到環境局官員來電,查詢對焚化爐項目的關注,擔心委員遭「河蟹」。他不點名批評有關注海洋生態的團體代表未有主動要求列席,認為石鼓洲大幅填海,勢必影響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看不到有理由缺席會議。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於會議上半部沒有發言,他昨表示,主席曾錦林於開會前提出,半年前審議該份環評報告時已充分討論,只需集中審議政府提交的新資料。

他強調沒提問不代表不關注項目對環境影響,他於閉門商議時亦有提問,監測焚化爐排放設施的位置,是否足以如實反映焚化爐對空氣質素的影響。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