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評級機構標普向全球37家銀行及金融機構「開刀」調低信貸評級,資金流入政府國債避險。富達全球定息產品首席投資總監Andrew Wells直言,自己向來不習慣投資歐洲銀行債券,對於高收益債券遭到拋售,他認為,只因市場流動性不足,並非違約風險增加,建議可伺機吸納高息企債。
Wells亦預計,全球通脹風險會隨時再度升溫,債券投資可有效對抗通脹,並主張分散投資組合,環球債券基金今年跑贏大部分基金類別,回報仍有上望空間。
市况不明朗 資金流入國債避險
據Wells所見,回顧2001年至2008年,機構投資者鮮有投資高收益債券,但過去3年環球市况不明朗,機構投資者明白分散投資的重要性,積極平衡資產負債表的信貸風險,投資結構因而有所變化,不斷提高政府國債的投資比重,出現貼近股票指數的比例。故Wells主張投資組合內的資產如國債、投資級別債、高息債及通脹掛鈎債等的比例要平均分配。他說︰「歐洲傳統機構投資者現時大約只有6%至8%比例放在新興市場,預計數字長遠會增至20%。」
比較各類別債券基金表現,平衡組合風險有利投資回報。環球債券基金大多數同時投資國債及企債,「富達國際債券基金」約一半比重投資國債,其餘為金融及工業類企債等。環球債券基金今年表現不錯,年初至今上升4.57%,優於個別國家債券、高收益或美元企債基金。
目前新興國家企債、新興國國債及環球高收益債的信貸孳息正有上升趨勢,表示投資者對環球通脹風險的憂慮降低。Wells提醒投資者,結構性的高通脹風險仍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歐、美及亞洲區各大央行將焦點放在對抗通脹的政策上,目前明顯地大多數着眼於刺激國家經濟增長,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政策削弱投資者對通脹的關注程度。
高票面息 純因欠流動性
事實上,從發達國家的通脹打和點所見,數字亦有回落的趨勢,Wells強調,以往量化寬鬆政策如QE1、QE2及OT(扭曲操作)一旦宣布實施,聯儲局5年期預期通脹打和點便飈升,他預計在美國失業率未見顯著回調下,美國印銀紙政策仍會持續,投資者仍要留意通脹風險。
有見及此,Wells認為,債券投資可有效對抗高通脹環境,他說,「日本經濟經歷近20年的迷失,日債孳息曲線長期在低位持平,料歐元區國家國債會成為日本國債翻版,在歐、美及日的印銀紙政策下,歐元區債券能為投資者抵禦高通脹。至於遭降級的歐洲銀行,他說以往並不習慣投資該類別。
目前避險情緒仍高漲,10年期美國及英國國債孳息為2厘以下,遠低於2007年6月底金融危機爆發前的4至6厘,部分資金亦流入投資級別企債;反之美元、歐元計價的高收益企債孳息仍維持在危機前的高水位。在芸芸企業債券類別中,Wells建議,宜趁低吸納高收益債券,「高票面息並非反映企業違約風險增加,只因銀行收緊銀根令企業欠缺流動性,當市場流通量增加時,該類高收益企債會再次受到追捧,故投資者可藉此機會投資高息企債」,他就看好穩健增長的內地企業及印度金融機構債券。
離岸人債吸引 選投資級別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50的警戒線以下,表示經濟或步向收縮期,資金續流出內地市場,但Wells認為,新興市場及發達國家表現會分道揚鑣,他所指的並不是股票市場,而是企業資本市場,近期亦有見資金淨流入企業層面,他預料內地經濟出現「硬着陸」的機會很微。
他也認為目前離岸人民幣債券吸引,今年下半年新發行的債券活動突然擱置,Wells稱,投資者態度仍謹慎,目前發債活動雖已見改善,但數目未見積極,債券選擇主要來自投資級別的離岸人債。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