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共政治局會議昨日定調明年的經濟政策大方向,當中在房地產市場,雖然不少聲音要求從經濟增長角度考量,應稍為放鬆調控政策,但中央卻一錘定音,表明將「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似有樓價不大跌不罷休的決心。
與此同時,國務院轄下機構昨日於官方《人民日報》刊登長篇文章,詳細解釋繼續樓市調控政策的因由及好處,認為現時調控正處於關鍵時期,應堅持不動搖。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遲遲未召開,正是因為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當中包括樓市調控,在這時候,國務院轄下機構於官方媒體釋出樓市調控應該堅持的意思,說明了中央已經明確了明年樓市政策的方向,就是繼續堅持。
《人民日報》大談房地產調控好處
《人民日報》昨日刊登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撰寫的文章指出,自去年4月開始國務院先後推出的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已取得積極成效,投機需求受到抑制,限購城市成交量明顯下降,部分城市樓價亦開始回落,顯示樓市正朝着預期調控方向發展。
但文章認為,雖然調控成效初現,成果卻仍未穩固。一方面,部分城市樓價仍偏高,與市民的實際置業能力仍有距離;另一方面,國內投資渠道有限,一旦放鬆調控,投機資金很大機會重入樓市,引發樓價急劇反彈,尤其是人行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流動性增加,就會有部分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在這種情况下再讓政策鬆綁,勢必有更多資金湧入樓市,使調控成果前功盡廢。
此外,過去因樓市興旺,令大量企業「不務正業」,將資金投入地產市場,使實體經濟發展受阻,特別是現時外貿等經濟增速正放緩,若此時調控放鬆,資金進一步從實體經濟抽離改投樓市,必影響內地經濟發展和競爭力。
指樓價回落是正常
再者,房地產行業發展過快,企業過多,行業秩序極需治理規範;加上城市樓價居高不下,會間接令地方政府推進城市化的成本提高,影響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因此樓市政策實不應在此時寬鬆。
市場認為,若調控不鬆,樓價大幅回落,將出現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急降、金融機構房貸風險增加等問題。但文章反駁稱,調控樓市政策執行以來,房地產投資仍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0%左右,顯示仍處高速增長,且就算回落也是正常調整。何况,樓價回落可使更多民眾置業,有利改善民生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堅持政策亦有利房地產行業重組,令發展更健康。
明報記者陳子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