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普京力指近日的連場反政府示威,美國是幕後黑手。姑勿論說法是否有根據,但無可否認的是,早自1996年葉利欽時代以來,歷屆俄國國會和總統選舉,都有舞弊爭議,但今次華府的取態度可說是特別強硬。事實上,奧巴馬近期明顯調整外交,除誓言重返亞洲、加強向華施壓,美俄角力也在升溫。奧巴馬上台之初推動的「重啟」(reset)美俄關係,已起變化。白宮的外交新路線,可能驅使中俄加強合作抗衡美國。
導彈盾阿拉伯之春對抗升級
普京雖以對西方強硬見稱,但也極少像今次般,點名指控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煽動俄國民眾上街,質疑她近日高調質疑俄國選舉不公,是在向反對派「發放信號」,「他們收到信息,遂展開獲美國國務院支持的工作」。普京還質疑美國大灑金錢干預俄國選舉,說「我們需要設法維護主權,抵禦外來干擾」。大揭選舉舞弊的俄國監察組織Golos,資金來源依賴歐美。
隨着兩國明年都大選,奧巴馬與普京為了選票,無疑都有硬起來的傾向。但冰封三呎非一日之寒。過去3年,中俄等新興國不斷強調要改寫由美國壟斷的國際金融秩序,在制裁伊朗上對華府也「不夠合作」。但在過去大半年,美國似乎正在重拾外交主動,先是推動安理會就利比亞通過決議,讓美英法有機會借「保護平民」之名,不理中俄反對,空襲利比亞推翻卡扎菲。另外,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上,美國也向克宮擺硬。俄國要求美國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形式保證,新系統不會用來針對俄國,卻被華府拒絕。在當前敘利亞危機上,俄國派艦到敘國近海游弋,就是要防範美國重施對付卡扎菲的故技,令俄國再在中東吃虧。美國社會學教授彼特斯(James Petras)便認為,奧巴馬對中俄都硬起來,反映了軍事外交政策的大調整,但這可能會驅使中俄加強合作抗美。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