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彭博﹕儲局救巿已花60萬億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2日 08:35
2011年12月12日 08: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彭博通訊社發表文章,指聯儲局金融海嘯後豪花7.7萬億美元(約60萬億港元)拯救華爾街,其他分析報告更指數字達29萬億美元,較聯儲局官方數字的1.2萬億美元(9.4萬億港元)高逾20倍。這顯示聯儲局為「印鈔」救市的規模遠超預期,專家警告隨時變成另一個金融炸彈。


彭博社早前透過《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law)及自由資訊法,要求聯儲局公開在2007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向華爾街大行提供援助的詳細資料,發現聯儲局向華爾街的貸款操作超過2.1萬次,形形色色的貸款機制多達11種,實際總援助金額(包括借出、耗用及擔保)高達7.7萬億美元,遠超聯儲局聲稱的1.2萬億美元。由於聯儲局放貸息口低廉,在2008年12月曾低見0.01厘,若華爾街把借來的錢再放貸,足可賺取息差130億美元。


伯南克發信斥誤導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去信國會,強烈否認指控,認為彭博的報道不盡不實,堅稱1.2萬億美元的救援金額屬實,指彭博的計算方法出錯,又認為聯儲局的做法已具相當透明度,不存在欺騙國會的問題,並指聯儲局在過程沒有蒙受任何損失。不過,彭博發現,單是在2008年12月5日的一天,美國銀行業合共要求聯儲局緊急貸款1.2萬億美元「救命」,令外界質疑伯南克說法的可信性。


六大行獲63%貸款 被指偏袒

美國審計總署(GAO)亦發表報告,指聯儲局的貸款金額16萬億美元;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更稱,數字可能高達29萬億美元,遠高於聯儲局公布的數字。不過,由於美國審計總署的數字是以累積貸款計算,即假設一間銀行借款100萬美元,連續100天,美國審計總署的數字會累算成1億美元,但彭博的計算方法只會計算成100萬美元,故彭博的數字的可信程度較高。


另外,彭博的報告亦發現聯儲局有偏袒大行的嫌疑,在整個拯救華爾街的行動中,美國6大銀行——摩根大通、花旗、美銀、高盛、富國及摩根士丹利只佔美國銀行業總資產的一半,但卻獲得聯儲局63%的貸款援助,令人質疑聯儲局在無限量貸款的情况下,變相鼓勵大行繼續作高風險投資。


聯儲局無限量支持銀行,雖可降低銀行業承受的壓力,但卻恐製造更重磅金融炸彈。密蘇里州立大學堪薩斯分校經濟系教授蘭達爾(L. Randall Wray)表示,聯儲局會把賺得的盈餘上繳美國財政部,若聯儲局向華爾街的貸款出現壞帳,面臨巨額虧損,導致資不抵債,財政部有責任向聯儲局注資,即最終由美國納稅人包底。若財政部無法承擔如此巨大數字,最終唯有選擇發債印鈔、美元貶值,由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者「埋單」。


(彭博通訊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