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女副外長傅瑩前日在維也納出席第四屆世界政策大會時說,中國會為歐洲創造就業、為恢復增長提供「重要的實際幫助」,不過是會透過投資、進口、採購等方式,西方傳媒炒作中國對歐洲救助(aid)的字眼屬誤導。傅瑩素來作風強硬,經常在公開場合糾正外界說法。
稱以投資採購創造就業
傅瑩前日下午出席一個討論會時,被問及中國等金磚國家是否應「救助」(aid)歐洲,她回答道:「這個詞被翻譯成中文時,聽起來像『發展援助』,實際上不是這回事,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事,歐洲人是知道的。」當被問及具體途徑時,她說:「我們想要投資,正在擴大進口,派出採購團採購,這會協助(help)歐洲創造就業、恢復增長。」
「中國有1.2億人生活在『每天1美元』的貧困線下,遠沒有富裕到救別人的程度,這並不是說中國不會參與全球經濟復蘇的共同努力,我們都在一條船上。」傅瑩說,歐盟需要的不是「拯救者」,而是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伙伴,而中國一直對歐洲經濟和歐元抱有信心。
路透社早前報道,中國央行正籌備新設一家外匯投資機構,資金規模預計約3000億美元,並成立「華美」、「華歐」兩支海外投資基金。傅瑩前日並無證實這一傳聞,但稱中國會「探討加強對歐投資的途徑」。
現年58歲的傅瑩是蒙古族,曾赴英國留學,歷任駐澳洲、駐英國大使,以言詞強硬犀利著稱。
稱以投資採購創造就業
傅瑩前日下午出席一個討論會時,被問及中國等金磚國家是否應「救助」(aid)歐洲,她回答道:「這個詞被翻譯成中文時,聽起來像『發展援助』,實際上不是這回事,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事,歐洲人是知道的。」當被問及具體途徑時,她說:「我們想要投資,正在擴大進口,派出採購團採購,這會協助(help)歐洲創造就業、恢復增長。」
「中國有1.2億人生活在『每天1美元』的貧困線下,遠沒有富裕到救別人的程度,這並不是說中國不會參與全球經濟復蘇的共同努力,我們都在一條船上。」傅瑩說,歐盟需要的不是「拯救者」,而是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伙伴,而中國一直對歐洲經濟和歐元抱有信心。
路透社早前報道,中國央行正籌備新設一家外匯投資機構,資金規模預計約3000億美元,並成立「華美」、「華歐」兩支海外投資基金。傅瑩前日並無證實這一傳聞,但稱中國會「探討加強對歐投資的途徑」。
現年58歲的傅瑩是蒙古族,曾赴英國留學,歷任駐澳洲、駐英國大使,以言詞強硬犀利著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