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選委會已經產生,各參選人正式向選委拉票,而在背後發功的人士則繼續密切觀察,審時度勢地行動。可以說,現已進入特首選戰的第二階段。
在選委會產生前(即第一階段),消息指有關方面認為要視乎選委會的結構如何,還要看看泛民陣營能否產生一名候選人,然後決定如何部署建制派的候選人。據過去的思維,北京希望未來特首高票當選,這樣才能提高他的聲望。所以,在有泛民成員參與的特首選舉中,北京多傾向一名建制派候選人參選,以確保他高票當選。
建制兩人參選?
不過,觀乎現時形勢,我建議北京進一步拓開思維。即使民主派真的能產生一名候選人(這仍是未知之數,因為建制派和有關方面還可向泛民選委拉票,令泛民成員拿不到150張提名票),北京也可以讓兩名建制派人士繼續參選,而毋須要其中一人止步。
理由很簡單。一,形勢發展至今,唐英年和梁振英的「競爭效果」不錯,讓外界感到特首選舉有真正的競爭,合乎北京的目標和預期(製造選舉氣氛,通過競爭提高當選人的認受性,為2017年建制派參與「普選」熱身)。雖然兩人的競逐難免有一些火花,但遠遠未到失控的程度。如果進入第二階段即停止「跑馬仔」的競爭遊戲,就會浪費前期的工夫。
二,即使泛民成員取得候選資格,但正式投票時相信也拿不到200票,換言之,建制派仍有1000多票在手,只要到時有關方面有效配票,讓「真命天子」拿到601票或更多票數(例如大約700票,而另一位建制派候選人拿到大約300票),那麼效果就很不錯了(筆者強調,這不是真正公平、公開、公正的選舉,上述說法只是考慮到在現實情况下,不妨盡量創造繼續開放的氣氛和條件)。
北京四個層次考慮
縱觀各方形勢,可見北京目前有四個層次的考慮,而這四層考慮也是有先後次序的。
其一,北京眼中的大局,例如新特首產生後香港政治和經濟的穩定、日後的政治發展對2017年「普選」的影響。但是,所謂「大局」的內涵也是十分廣泛,有時甚至很抽象、隨時變化的,與港人的想法有一段距離。
其二,大財團、大富豪的想法。到目前為止,除了匯豐的王冬勝算是表了態之外,其他主要大財團、大富豪還未正式表態。在北京眼中,匯豐是外資大行,但它卻不能代替華資財團和華人大富豪的角色,因為後者可以協助北京辦很多事情,而前者不能。內地人士與華資大財團、大富豪之間相互倚重(包括在香港、內地和國際層面)的特色,近年來也漸趨明顯。所以,現階段可以理解為:有關方面與大財團和大富豪正在互動之中,不能說「討價還價」、「拉鋸」、「講數」,因為雙方仍處於有差距的官與民的平台上,但官方也不能不考慮大財團、大富豪的利用價值和意見。
其三,建制派內不同利益群體的想法。這次特首選舉的情况跟過去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以前,北京對建制派內不同的利益群可以掌控一切,搓圓壓扁,駕馭裕餘。這一次,雖然北京還可以發揮一錘定音的決定性作用,但建制派內的不同利益群體卻呈現出蠢蠢欲動之情。不是說他們不聽話(料他們也沒有這個膽量和能力),而是說他們為了增加政治本錢,不斷霸位,創造優勢,希望強化自己的話語權。
以傳統左派為例,香港回歸之後,他們苦候了10多年,至今仍是「兩手空空」,一直只能扮演配角。即使他們無出位之心,但看見那些「港英遺臣」和「忽然愛國」的既得利益者表現奇差卻坐享高位,心裏總有點不是味道,甚至暗怨北京,只是不能表達出來而已。
還有,大部分傳統左派長期紮紮實實地工作,爭取基層群眾,但大財團和大富豪卻不斷利用各種關係自肥,導致貧富懸殊加劇,影響傳統左派的基層工作。不少傳統左派人士私下形容大財團、大富豪就是香港的一個「亂源」。所以,他們也有自己的傾向,但礙於他們的權力源於北京,故不敢輕易表態。如果北京不理會他們的情緒,只懂像過去那樣下死命令,即使北京和大富豪支持的「真命天子」當選,日後的管治也十分困難。
順帶說一句,傳統左派還未表態支持誰人,除了要等待北京的意旨之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創造自己的籌碼和談判本錢。試想,如果他們現在就表態支持誰人,那麼只會馬上失去吸引力。獲他們支持的候選人感到不用擔心了,把精神花轉向其他還未表態的選委之上;不獲他們支持的候選人,就更不會理會他們了。
其四,民意。過去北京不理民意,但這一次建制派候選人也要借助民意。如果屆時北京選出一位民望甚低的特首,那又如何向公眾解釋呢?有意見認為,北京根本毋須解釋,因為這都是「香港的事情」,而且,如果北京決定誰是「真命天子」之後,還有方法提高他的威信。例如,可以通過某些方法,肯定他的政綱,或要求他承認過去的某些缺失,以稍為挽回民望,減少北京「不理民望高低」的壓力。但是,這些方法畢竟難以說服公眾。
促使戲假變情真
觀乎上述四個層次,民意是排在最後的,確實令人感到可悲。不過,這四個層次雖然有先後次序,但又會互相牽動,互為作用。因此,可以看到現時的形勢是,即使北京有傾向,但卻未最後拍板,不排除讓競爭的戲碼繼續演下去,到明年2、3月間才有較明顯的動作,這樣更符合北京的利益。這也反映普選的訴求愈來愈強烈,官方也不能我行我素。所以,我經常說,眼前假戲可真做,促使戲假變情真。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