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清算銀行(BIS)昨日發表最新季度檢討報告指出,內地實行的資本帳管制,對於當局調控存貸基準利率、信貸量化指導以及限制債市活動方面一直行之有效,然而,隨着人民幣逐步國際化和離岸人民幣市場進一步發展,繼續實行資本帳管制將對內地貨幣和信貸政策構成挑戰。
離岸發債成本低 不利內地債市
BIS指出,由於離岸市場人民幣發債成本低於在岸市場,而且較易取得融資,加速大型內地企業撤離內地銀行體系,也不利內地債市發展。由於未來將有更多跨境資本流動,最終會令內地銀行與離岸銀行同業市場加強聯繫,令內地貨幣及信貸調控更具挑戰性。
長遠而言,愈來愈多內地企業會取道境外非中資銀行取得貸款,將會威脅大型國有銀行的主導地位。隨着外資銀行對內地信貸市場佔有率提升,亦將削弱內地當局透過窗口指導調控信貸增長的作用。
此外,境外人民幣存款累積,意味內地銀行體系的淨外幣資產增加,亦即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的增長,加劇匯兌風險,而跨境人民幣資金上升,也使得人民銀行進行流動性冲銷的需要增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