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咬文嚼字﹕「臘」香合時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3日 21:35
2011年12月13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臘從肉部,意思是一種風乾的肉,早在《易經.噬嗑》中,已有記載﹕「噬臘肉,遇毒。」古人沒有製冷保存科技,就將鮮肉醃製風乾,以保存至入冬後,便有肉可吃。而《說文解字》亦曰﹕「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風俗通亦曰。臘者,獵也。按獵以祭。故其祀從肉。」可見在古代,臘由獵字演變而來。


《辭海》﹕「俗稱醃漬魚肉為臘,以製於冬日也。」除肉類外,連魚也可製成臘魚,但與鹹魚不同的,鹹魚是在烈日下生曬,肉質較乾,而臘魚則為風乾,肉質較富油脂,但香港人多吃鹹魚,臘魚鮮見。


臘,本為祭名,《辭源》有詳盡解說﹕「周時臘與大蜡,各為一祭,臘祭祖先,蜡祭百神。秦漢改為臘。」農曆十二月又稱為臘月,很多人以為,在此月始製作臘味,其實不然。將十二月定為臘月,始自春秋戰國秦惠文王時期,《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十二年初臘。」《史記正義》:「十二月臘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國為之故云初臘,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也。」


臘為大祭,而十二月初八,是為臘日,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相傳十二月初八為佛陀成道紀念日,又稱臘八日,在佛教稱「法寶節」。佛門在這天煮臘八粥供佛,又贈善信。但臘八粥當然沒有臘味,宋代周密撰寫的《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風乾

製作臘味,不限於十二月,一年四季均可,但於冬天較佳,原因是製作臘味時,不宜放於太陽下直接暴曬,因為暴曬會令肉內油分大量釋出,不但令肉質變乾,也容易令臘味帶上油脂氧化的異味。秋冬時分,陽光不太猛烈,氣候乾燥,加上和緩的季候風,實在是製作臘味的最佳時機。


風櫃四季可製 易控質素

位於上環,接近六十年歷史的臘味店和興,今天仍然在香港自設廠房,堅持自家風製臘肉、臘腸,至於製臘味的方法,則以科技取代了天然。「以前的臘味是天然風乾的,但現在都在風櫃中風乾,因為始終南方天氣陰晴不定,風櫃中製作質素好,也合成本效益。」因此臘味可以一年四季生產。


■臘鴨

據和興第二代傳人鄧立均說,臘鴨有江西南安和東莞,東莞比較肥,而江西的南安臘鴨最為有名。相傳南安臘鴨,源自五百多年前,明朝南安府,今天江西省大庾縣,就是南安鴨的出產地。南安鴨種以肉質結實、骨骼細小、鴨味濃、脂肪少聞名,鴨劏好後,以鹽醃製、泡水、風乾約兩星期而成。臘鴨由於味道鹹香,因此最適宜跟芋頭同燜成荔芋臘鴨煲,以荔芋的香甜,中和臘鴨的肥膩,此外清蒸、蒸飯亦可。


■臘腸

相傳早於南北朝前,已有臘腸,北魏《齊民要術》中載有灌腸法﹕「取羊盤腸,淨洗治。細剉羊肉,令如籠肉,細切葱白,鹽、豉汁、薑、椒末調和,令鹹淡適口,以灌腸。兩條夾而炙之。割食甚香美。」雖然和今天的臘腸不盡相同,以羊肉製作,加上葱、薑等,還要炙烤來吃,反而似西方的香腸,但看起來甚美味。


膶腸要風乾兩年

於中環五十多年的蛇王芬,因老闆吳太不吃野味,改為研究臘味,日積月累下的經驗豐富,尤其臘腸最受愛戴。現在的臘腸膶腸,是由吳太研出的配方,交由幾十年交情的臘味生產商製作,臘腸採用肥瘦豬肉,並加入玫瑰露酒、醬油、糖等醃製,而膶腸則再加入鴨膶。他們指定採用鴨腸衣,製臘腸前必須風乾一年,而製膶腸更需風乾兩載,才能做出一咬即破脆身效果。其中膶腸特別美味,與飯同蒸,豬油及膶汁同時滲進飯粒中,味道甘香。


■臘肉

宋末元初的陳元靚《歲時廣記•寒食上•煮臘肉》引《歲時雜記》﹕「去歲臘月糟豬肉掛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煑,其味甚珍。」近代教育家謝覺哉的《不惑集•關於相豬》:「冬天醃上十多隻豬做很考究的臘肉,很好吃;我在那裏教一年書,吃臘肉的日子很多。」


必揀肥瘦相間五花肉

在古代,臘肉或許泛指所有臘製的肉脯,但是今天一提臘肉,只會想到以豬腩肉製成。據鄧立均說,「挑選靚臘肉,必揀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肥瘦均衡,再以玫瑰露、醬油、糖來醃製,嗅起來有一陣玫瑰露的酒香氣。」臘肉吃法多,除了蒸製,也適合切細來炒芥蘭,油脂滲到菜莖中,十分甘香。


■臘雞

在《辭源》中,臘雞有非常特別的解釋﹕「元代稱在京求官之南人。」為什麼上京求官之南方人,被稱臘雞?明代葉子奇的《草木子》有解釋﹕「在都求仕者,北人目之為臘雞,至以相訾詬。蓋臘雞為南人饋北人之物也,故云。」原來南人北上求官,以臘雞作手信,因此被戲稱為臘雞。


臘雞在一般臘味店中,不算常見,而稻香則特別在冬天推出一些臘雞。首先雞隻是酒家自設農場飼養,醃製後再於大埔的廠房風櫃內天然吊乾,相對於臘鴨,味道沒那麼鹹,咀嚼還吃到一點雞肉的纖維質感。


■info

蛇王芬

地址﹕中環閣麟街30號地下

電話﹕2543 1032

和興臘味家

地址﹕上環皇后大道中368號偉利大廈地下5號

電話﹕2544 0008

美心皇宮

地址﹕太古城道18號太古城中心2樓255號

電話﹕2513 1996

稻香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338號北海中心2樓

電話﹕2838 3097

文﹕蔡榛原

圖﹕陳淑安

編輯 李曉虹

美術 SIUKI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