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6招開拓新的土地資源,發展局表示,目前只有一名高級規劃師和一名規劃師處理土地規劃檢討工作,已超負荷,隨着政府訂出每年覓地供應4萬單位(2萬私宅、1.5萬公屋及5000新居屋),規劃署需新設部門專責研究房屋及商業用地供應,建議開設一個新首長級職位,帶領13名非首長級人員,整個部門預算每年開支近1500萬元。
規劃署正研究把新界200公頃土地改作房屋發展,配合政府增加公私營房屋量至每年3.5萬個單位的目標。其中150公頃是北區與元朗的荒廢農地、工業和臨時倉庫用地;另外50公頃是已荒廢或平整的綠化地帶,主要屬政府土地。
研闢200公頃新界地建屋
不過,礙於目前檢討「綠化地帶」、評估填海和岩洞發展等一連串開拓土地的方法,只由規劃署一名高級城市規劃師和一名城市規劃師兼任,發展局認為,人力資源並不足夠應付,建議規劃署新設房屋及辦公室用地供應組,並增加一個年薪136萬元的首長級職位,聘請一名總城市規劃師。
該總城市規劃師會領導13個非首長級人員,如測量主任、技術主任和城市規劃師等,循3方面處理房屋供應,包括研究、推出房屋土地和評估推出辦公室用地。當局初步建議,這支團隊職位年期5年,到2017年初檢討是否需要保留,預計職位每年涉及薪金和福利開支1500多萬元,下周一提交發展事務委員會。
另外,為使九龍東加快轉型為核心商業區,政府建議在區內成立兩個「行動區」,分別提供商業、文化、零售及娛樂等設施。其中一個行動區是觀塘渡輪碼頭的海旁發展項目,佔地約2.7公頃,當局建議為現有的巴士總站加設上蓋,發展成文化表演場地,並興建高架行人道,連接經開源道的環保連接系統。
當局又計劃盡快發展觀塘海濱長廊第二期和啟德跑道公園,前者會把現時海濱長廊擴展多750米,並設緩跑設施、浮橋、涼亭等設施,啟德跑道公園則建在跑道末端海濱長廊旁,設大型草坪和休憩區,預計兩項工程在明年展開,分別在2014年和2013年底完成。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