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交通股表現差 復蘇欠說服力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4日 08:35
2011年12月14日 0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近月曾數度撰文,指美國經濟復蘇未必如外界想像般理想,身邊不少留意美國經濟的朋友持則相反意見,認為美國失業率及3大聯儲製造業指數在11月明顯好轉,很可能已是經濟見底先兆。不過,觀乎道瓊斯交通平均指數(DJTA)最近的表現,美國經濟增速之說仍難令人信服。


道瓊斯交通平均指數的高低,可反映20隻在紐約證交所買賣的交通業股票的表現,指數成分股包括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達美航空(Delta),以至Overseas Shipholding Group等大型海運公司,能顯示專注美國本土運輸的企業業務情况。


這些股份涉及海陸空客運和貨運,當經濟好的時候,人流和物流自然增加,它們很快便會獲追捧。道瓊斯交通平均指數的好處是夠集中,故一直獲視為美國經濟的寒暑表,可有效反映美國實體經濟狀况。相較之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包括多個行業,但醫藥、石油、保險等多種股份未必與實體經濟同步,所以道瓊斯交通平均指數獲研究美國經濟狀况的投資者重視。


交通指數 反映美經濟實際狀况

多年來,道瓊斯交通平均指數和工業平均指數的走勢頗為接近,一般來說,兩者的變幅差距甚少超過10%,今年7至8月初兩者的表現便屬典型走勢(見圖)。但自今年8月底起,兩大指數的走勢開始出現「分離」,交通平均指數在10月較今年初跌兩成,工業平均指數則僅跌一成(見圖)。至11月的股市反彈,工業平均指數重返至今年的正數區域,但交通平均指數較年初仍跌近5%。


其實把交通、工業指數進行對比,一直是美國傳統投資者的分析工具,筆者現時採用此方法預測美國經濟狀况,主要是覺得美國官方最近公布的數據好得有點「離奇」,多項數據比預期超過4個標準差,比如美國失業率突然大跌至8.6%,創兩年半新低,但後來發現美國勞工部把31.5萬人歸類為「放棄」找工作,難怪失業率大跌。在此情况下,惟有嘗試透過其他方法為經濟「把脈」,美國的交通股的表現告訴我們,美國實體經濟較今年初其實仍未有大起色。


明報記者 謝德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