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奮強籲盡快發展機場空地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5日 21:35
2011年12月15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由星級地產分析員林奮強創辦的獨立研究機構「香港黃金50」,昨天發布第二份報告指出,香港正身處自身發展的兩岔路口,如果錯失接下來千載難逢的「黃金5年」,便會與晉身全球第三大國際都會擦身而過,慢慢被世界遺忘。


林奮強認為,香港須採取進取的土地供應策略,盡快發展機場島上閒置的約1100萬呎樓面,打造商業休閒中心「環球薈」,以配合港珠澳大橋通車。


這份名為《實現香港潛能 躍升國際都會》的報告,借鏡兩大國際都會之一的倫敦,為香港未來黃金5年出謀獻策。林奮強指出,香港不僅擁有久經考驗的法律商業制度,還具備先天地理優勢,被亞洲各大經濟體包圍。香港4小時飛機航程能抵達的地區,名義生產總值達14萬億美元,跟倫敦相若,是新加坡的7倍。


此外,香港在今年迎來第1萬位居港法國人,過去4年居港法國人增加六成【圖】,在亞洲的法國人,香港佔了三分二,顯示香港愈來愈受到全球公民認可。


港過去10年 「輸得好慘都不知輸」

可是,林奮強指出,香港過去10年的表現相當差劣,「輸得好慘都不知輸!」他舉例說,就人均GDP來看,新加坡在2004年趕超香港,在2010年達35萬港元,拋離香港39%,並有愈拋愈遠之勢。香港現在必須做出選擇,要麼大力投資「把服務業做大做好」,成為除倫敦、紐約以外的全球第三大國際都會;要麼就束手束腳淪落為另一個東京,被世界遺忘。


對此,林奮強開出首帖計策「建造世界級硬件」。他指出,香港國際機場的東北部,有一塊隨即可用的土地長期閒置。林奮強將其命名為「環球薈」(Gateway to the World)。他說,幾年後當港珠澳大橋完工,來自廣東省的自由行旅客便可直接在「環球薈」買奶粉買手袋。同時,香港還應大舉填海將目前「不大不小」的東涌建成「大東涌」。


倡西九地下建商場

除此之外,香港還需重啟100萬呎大型商場(相當於時代廣場規模)的建造項目。林奮強建議,利用西九龍文化區的地下空間,構建200萬呎地下商場。如此一來,廣深港高鐵通車後,便可應付廣州、深圳居民的殷切消費需求。至於第二計「建造世界級軟件」,改進醫療基建、為下一代投資一千億等議題,將會在明年發布的另兩份報告中詳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