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軍全撤 9年伊戰告終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6日 21:35
2011年12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2011年12月15日的巴格達,軍營中的美國旗徐徐降下,美國防長帕內塔正式宣布駐伊拉克美軍的任務結束。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前一天發表撤軍演說,以「成功時刻」形容撤軍,但美軍過去9年在伊拉克損兵折將,損耗了超過1萬億美元公帑,近4500名美軍喪命,伊拉克則有超過10萬名平民身亡,並接收了一個面對連串挑戰的爛攤子,雙方都不是贏家。


美耗萬億 沒有贏家

奧巴馬周三以總司令之名發表演說,對美軍士兵高呼四遍﹕「歡迎回家!」他說,9年的戰爭使美國付出巨大代價,美國動員多達150萬名軍人與平民投入戰爭,將近4500人陣亡、3萬人受傷,這些代價換來這個成功的時刻。他承認,現時的伊拉克不盡完美,但美國留下了一個「具有主權、穩定和自力更生的伊拉克及民選政府」。他強調,美伊會建立「一個新的伙伴關係」。


伊拉克人對美軍撤離反應不一,有民眾擔憂治安惡化。巴格達商人阿比德表示,感激美國人把薩達姆拉下台,但美軍撤離後恐怖分子可能再度施襲。多個城市則舉辦慶祝美軍撤離的集會,在曾是伊戰主要戰場的中部城市費盧杰(Falluja),民眾周三焚燒美國和以色列國旗,高呼「我們自由了」,當地一名遜尼派領袖表示﹕「我們非常高興侵略者被驅逐,雖然我們為此作出極大犧牲。」


經濟無起色 恐爆內戰

伊拉克在這場戰爭付出沉痛代價,幾百萬人淪為難民,大量精英和資產轉移海外。美國引入西式民主,但教派衝突嚴重的伊拉克對此仍「水土不服」,各派競相爭奪政治利益,涉及政治、宗教分歧的襲擊事件時有發生。什葉派總統馬利基無法消除遜尼派對他的不信任,也無法控制遜尼派內的派系鬥爭。法新社指出,美軍推翻薩達姆8年多後,留下一個依然面對種種挑戰的國家,包括叛亂活動和蓋達組織不時發動大規模襲擊以及宗教團體間的緊張關係。


安全形勢不穩,伊拉克經濟亦遲遲未見起色,失業率達15%,近四分之一人口在貧窮線以下掙扎,貧困和不公平加劇仇恨,同時給恐怖組織提供生存空間。英國《金融時報》認為,美軍撤離後伊拉克安全形勢可能急劇惡化,有可能爆發內戰。


美前副卿:這場仗不值得

美伊戰爭始於2003年,小布殊政府以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出兵,推翻薩達姆政權,出兵理據很快就被證實為謊言,美軍也陷入伊拉克泥沼。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克勞利(Philip Crowley)昨日為英國廣播公司撰文指出,美國發動這場戰爭「很可能是不值得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