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無線充電技術趨成熟 帶來新商機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6日 08:35
2011年12月16日 0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無線充電國際標準Qi自去年8月底推出後,相關充電產品和服務近期陸續湧現。有估計稱,到了2014年,無線充電器的銷量將增至2.35億部。行內人認為,無論製造業還是服務業,都有機會從這個浪潮中把握到商機。


共用充電器 環保又方便

ConvenientPower HK Limited創辦人兼總裁鄧蘊美與首席技術官劉遜表示,無線充電技術有多個好處。首先,是電子產品充電時比較方便,不需插線、拔線。


第二,是可以讓多件、多款、多個品牌的電子產品共用同一充電器,而毋須每件電子產品銷售時,都強制隨機「附送」一個充電器,逼消費者接受。這將可以顯著減少全球充電器的生產量,長遠來說,估計每年可以省回3億磅物料(塑膠、金屬等)。而且,也有助降低電子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售價。


第三,經常流動工作或出差的人,毋須再因為擔心流動電話無電,而要隨身帶備手機的充電器或後備電池。


不過,要達到這些理想,無線充電技術就需要有標準才行。而「無線充電聯盟」(WPC)制定的Qi,可說是現時國際間唯一的無線充電技術標準。自去年8月底推出後,認受性愈來愈高。


國際標準格式 新手機支援漸多

無線充電聯盟在2008年12月18日成立時,只有ConvenientPower、飛利浦等9個創會會員。但到了上月,其會員已增至106個。其中,包括了大部分主要的流動電話生產商,如Nokia、Samsung、LG、HTC、Sony Ericsson、Motorola、華為、Panasonic等。也包括了三洋和Energizer這兩大電池生產商,以及多個流動通訊網絡商(如美國的Verizon、歐洲的Orange、日本的SoftBank)。


鄧蘊美表示,即使日本最大的流動網絡通訊商NTT Docomo尚未成為無線充電聯盟的會員,但其多款新手機亦已經內置了符合Qi標準的無線充電功能(因合作的流動電話生產商已是無線充電聯盟的會員)。NTT Docomo更聲言,在3年之內,其新款手機將會全部內置符合Qi標準的無線充電功能。


最初的符合Qi標準的手機只能以2.5W的功率充電,即充電速度和使用USB充電相同。但近期新推出的符合Qi標準的手機,已有不少可以5W的功率充電,即充電速度比USB快一倍,與使用傳統的有線充電器相若。


雖然眾多電子產品中,暫時只有流動電話較積極加入無線充電技術,但因為其產量和用戶夠多,預料不少企業也可因此而分到一杯羹。


鄧蘊美舉例說,從事製造業的港商,可以生產無線充電器(透過購入主要的模組,或取得技術授權),或者生產無線充電器的部分元件;甚或將無線充電器整合到自己的產品中。


OS鬧鐘收音機 變身充電平台

例如,萬威國際(0167)旗下的品牌Oregon Scientific,便有兩款新推出的鬧鐘收音機,兼備無線充電平台的功能。內地和日本好幾家汽車生產商,亦會在新車內加入無線充電功能(電力則來自汽車電池),有些已曾在車展中展出。


服務業可以此留客

至於服務業者,則可以提供無線充電,作為一種增值服務,從而吸引新顧客,或延長顧客的逗留時間,令他們增加消費,這就好像Wi-Fi無線上網服務初普及時那樣。


而手機軟件開發商,則可以推出新App,顯示哪些地點有提供無線充電服務,方便手機用戶之餘,該App亦可以賣錢或者收取廣告費。


在日本,連鎖咖啡店Pronto今年9月已經有大約60間分店提供無線充電服務,預料今個月將會增至大約120間。而加拿大安大略省温莎市的機場的離境區域,亦有提供無線充電服務。該市還有一間醫療中心,亦有提供這服務。


所以,鄧蘊美認為,不論是連鎖店,還是作為公眾地方的基建,這一招都用得着。亦因此,連家俬生產商也有機會從中找到新生意,因為這往往需要將無線充電器內置到桌面內。


明報記者 薛偉傑

圖 陳淑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