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梁振英提出,特區政府制訂預算案,能否不用每年度「力求平衡」,而是一段時間「求平衡」,避免有盈餘即派錢,財政緊絀時則削減政策開支。他又稱,會在特首辦公室下設統籌機構,為香港拓展經濟版圖,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特首辦設「小內閣」統籌經濟發展
梁振英解釋,施政理念改變,除政府要在經濟發展有更多角色外,用錢方面也如此,《基本法》要求特區政府財政「力求做到收支平衡」,「但這個平衡以年度計?還是可以幾年才計呢?」他指若以年計,當政府某年有盈餘,就派錢派福利,當財政緊絀則收縮政策開支,如醫療如今出現的狀况便是一個好例子。他補充,不反對政府派錢,但反對「向我這種人派錢」,「我無取6000元,反而捐了3次6000元」,他認為政府若要派錢,應針對有需要的市民。
至於開拓經濟版圖,梁振英建議特首辦成立統籌機構,對外負責與內地協商政策和對接,對內負責協調和跟進相關政策局工作,提高效率,「要捕捉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機遇」。他舉例,新加坡和台灣都有一個類似的統籌機構,台灣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俗稱「小內閣」,「不做經濟增長預測,但會做經濟增長指標」,若經濟增長不達標,政府會插手。
加強地方統籌 免局長費心
至於管治方面,梁振英沒有觸及會否開設副司長和改革現時問責制,指開設副司長有好處,但重點是職能設計。他指日後各司長和局長仍有很多統籌協調工作,他計劃加強地方行政統籌,就地區工作即時下決定,加快效率之餘,讓局長可專注全港事務。
特首辦設「小內閣」統籌經濟發展
梁振英解釋,施政理念改變,除政府要在經濟發展有更多角色外,用錢方面也如此,《基本法》要求特區政府財政「力求做到收支平衡」,「但這個平衡以年度計?還是可以幾年才計呢?」他指若以年計,當政府某年有盈餘,就派錢派福利,當財政緊絀則收縮政策開支,如醫療如今出現的狀况便是一個好例子。他補充,不反對政府派錢,但反對「向我這種人派錢」,「我無取6000元,反而捐了3次6000元」,他認為政府若要派錢,應針對有需要的市民。
至於開拓經濟版圖,梁振英建議特首辦成立統籌機構,對外負責與內地協商政策和對接,對內負責協調和跟進相關政策局工作,提高效率,「要捕捉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機遇」。他舉例,新加坡和台灣都有一個類似的統籌機構,台灣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俗稱「小內閣」,「不做經濟增長預測,但會做經濟增長指標」,若經濟增長不達標,政府會插手。
加強地方統籌 免局長費心
至於管治方面,梁振英沒有觸及會否開設副司長和改革現時問責制,指開設副司長有好處,但重點是職能設計。他指日後各司長和局長仍有很多統籌協調工作,他計劃加強地方行政統籌,就地區工作即時下決定,加快效率之餘,讓局長可專注全港事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