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強積金半自由行擬於明年11月實施,業界代表包括友邦及銀聯信託等昨天出席論壇時表示,強積金管理費仍有減價空間,在半自由行推出前,已有不少低收費的基金產品推出,但強調不希望帶來減價戰。他們並提醒市民選擇強積金服務商時,除了考慮收費外,亦要了解供應商的服務質素,並留意基金的整體開支比率(表)。
強積金半自由行預計將於明年11月實施,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高級副總裁兼執行董事謝佩蘭於「強積金論壇2011」上表示,相信強積金的管理費仍有下調的空間,現時已有不少低收費的基金產品推出,帶來良性競爭,相信未來將成趨勢。
謝佩蘭續指出,強積金管理費只為牌價,不包括其他額外開支,如服務供應商必須購買彌償保險的保險費、在計劃作出修改時需支付的法律服務費,以及每年計劃財政年度結束後需支付的核數師費等。她提醒成員要比較基金的整體開支比率,現時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為1.79%,一些低收費基金產品,開支比率已低於1%。
積金局的網頁有上載每隻基金的開支比率(表),市民可以作比較。但要注意律師費、核數師費等要每年年結後才公布,故該網址的數據是2010年的資料。
銀聯:服務質素最重要
銀聯集團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亦相信,強積金收費會繼續下調,但強調供應商的服務質素才是最重要。劉嘉時續指出,業界對於半自由行的推出作充足準備,避免資金轉移時出現混亂,雖然有調查指有六成人將轉換強積金供應商,但業界仍會再作諮詢,現時業界處理強積金半自由行資金轉移的硬件措施已大致準備好,而積金局亦有定期為系統進行測試,相信半自由行落實時不會出現混亂。截至今年9月,強積金的資產約3370億,成員達233萬人。
對於推行強積金半自由行,會否加速行業的整合,謝佩蘭認為,由於強積金半自由行容許市民轉換強積金供應商,收購合併並不會確保供應商有一定客源,加上產品設計及其政策才是投資者關注的要點,相信不會帶來整合潮。
提早取供款 須防被濫用
另外,積金局現正就提取強積金權益諮詢市場,業界對供款人患有末期危疾時可提早提取供款的建議表示歡迎,但認為不宜將資格放寬到買樓和教育開支,建議政府要提供清晰指引,並小心處理可能出現的濫用情况。
ING行政總裁鄒頌堅表示,香港僱主供款只有5%,相比其他先進國家約10%為少,因此除了退休需要外,難以用來支持其他用途。
劉嘉時亦指出,末期危疾是不可預計的,但其他建議放寬資格,如供養子女升學及買樓等情况是可計劃的,因此並不符合強積金實施的原意。
明報記者 羅湋楠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