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最快3年後以獨立法定機構「旅遊業監管局」,取代旅遊業議會的監管旅遊業角色,並計劃先提高50萬元的旅行社入行門檻,再提高現有旅行社的資本要求,長遠無可避免要加牌費和徵費,以應付每年5000萬元的規管開支。旅遊業贊成提高資本要求,但不排除會扼殺小規模旅行社生存空間,認同可減少「夢想假期」突清盤的資不抵債問題。
旅監局最快3年後運作
多宗導遊罵旅客事件引發旅遊業監管檢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昨公布,決定成立以非業界人士主導的法定機構旅遊業監管局,代替旅遊業議會的規管角色,以釋除「自己人管自己人」的疑慮。該局沒採納由政府規管的方案,因成立法定機構較具彈性。
旅監局將會負責向旅行社、導遊和領隊發牌,並設獨立上訴機制,亦會提升旅行社入行門檻。現時旅行社申請牌照時,最低資本要求為50萬元,政府會參考其他地方安排和業界意見來提升這水平,以提高業界質素,其後會再分階段提高現有旅行社在新發牌制度下的資本要求。旅遊業界指出,內地和台灣現時也要求旅行社提交保證金。
政府又預計,旅監局每年開支約5000萬至5500萬元,較現有規管機制的收入相差2000至2500萬元。政府會撥出一筆種子基金以支付成立費、部分營運開支和應急儲備。該局成立後不會即時大加牌費,但長遠要自負盈虧,無可避免會逐步調整收費,尤其是每團僅需20元的內地團登記費,有很大空間加價。
擬增內地團登記費
旅遊事務專員容偉雄表示,種子基金的金額視乎尚未落實的人手增加數量及運作模式,會否夠用10年仍未有定論。政府預計立法需時兩年半,料法例生效距今最少有3年過渡期。
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侯叔祺表示,現時入行門檻太低,結果良莠不齊,有旅行社只是申請牌照時借來50萬元,其後未必有足夠資金營運,相信提高資本要求可減少類似「夢想假期」資不抵債而倒閉的問題。
但旅遊業對提升收費有保留,旅行社協會主席梁耀霖表示,現每月有3000至4000個內地入境團到港,若每團徵費加10元未必有問題,但每團加50元或100元會大大增加成本壓力,他反對把2000萬元規管差額全數由入境團承擔。
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稱,該會在過渡期會繼續做好監管。專業導遊總工會主席余莉華贊成導遊發牌制,但表示要再討論監管細節。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