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電提高發電容量或會涉及資本投資增加,最終影響基本電價。本報發現,中電過去兩年實際售電量增長,均較2008年環境局簽署「管制計劃協議」時所預計每年有1.9%增長為低(見表二)。綠色和平質疑,政府當年高估中電售電預測,幫助了中電增大資本投資,變相造成現時大幅擴大基本電價。
環團﹕變相助長加費
自由黨劉健儀昨在立法會上質疑,政府是否在2008年商訂協議上嚴重失職。不過,環境局長邱騰華反駁稱,當年簽訂協議前,已在立法會與議員討論,研究應否立法規管電力市場,「但當時議員對立法表示保留,並擔心會有違香港自由市場的原則」。
環境局2008年預測,中電2008至2013每年電力平均增長1.9%,但本報翻查中電2009和2010年年報,發現兩年的實際賣電增幅,分別只有1.7%和1.2%,較政府當年預測低。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稱,政府傾向高估用電量增長,在2008年的計劃中批准中電高達399億的投資項目,令固定資產已累積上升達16.5%。
環境局發言人回應稱,當局當年是在獨立能源顧問協助下,審查發展計劃內的用電量估計,但承認實際用電量涉及多項因素,包括天氣變化、人口增長和住戶人口改變等。
另外,邱騰華昨日承認,今年中電最高用電需求較去年低,故無足夠理據支持提高發電容量,故建議中電將有關預測資本從帳項剔除。事實上,比對中電年報數字,2007年至2010年,中電發電系統最高需求(即同一秒中同時用電的電力需求)已由7730兆瓦降至7349兆瓦,跌幅4.9%,意味中電沒需要增加新設施。
明報記者
環團﹕變相助長加費
自由黨劉健儀昨在立法會上質疑,政府是否在2008年商訂協議上嚴重失職。不過,環境局長邱騰華反駁稱,當年簽訂協議前,已在立法會與議員討論,研究應否立法規管電力市場,「但當時議員對立法表示保留,並擔心會有違香港自由市場的原則」。
環境局2008年預測,中電2008至2013每年電力平均增長1.9%,但本報翻查中電2009和2010年年報,發現兩年的實際賣電增幅,分別只有1.7%和1.2%,較政府當年預測低。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稱,政府傾向高估用電量增長,在2008年的計劃中批准中電高達399億的投資項目,令固定資產已累積上升達16.5%。
環境局發言人回應稱,當局當年是在獨立能源顧問協助下,審查發展計劃內的用電量估計,但承認實際用電量涉及多項因素,包括天氣變化、人口增長和住戶人口改變等。
另外,邱騰華昨日承認,今年中電最高用電需求較去年低,故無足夠理據支持提高發電容量,故建議中電將有關預測資本從帳項剔除。事實上,比對中電年報數字,2007年至2010年,中電發電系統最高需求(即同一秒中同時用電的電力需求)已由7730兆瓦降至7349兆瓦,跌幅4.9%,意味中電沒需要增加新設施。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