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二戰7手榴彈赤柱引爆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3日 21:35
2011年12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941年12月22至24日,英國及加拿大援軍在淺水灣及赤柱一帶與侵華日軍奮戰,最終不敵,香港進入3年8個月的艱苦歲月。兩名居港的外籍歷史研究者趁着香港淪陷70周年,帶同金屬探測器到赤柱一帶搜索,終在孖崗山發現戰時手榴彈,立即報警。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昨在山頭引爆7枚分屬英軍及日軍的手榴彈,並估計山上仍有未爆彈炮。


1941年12月上旬,當香港仍是歌舞昇平之際,日軍突然發動攻勢,駐港英軍在沒有準備下節節敗退,至12月下旬,英加聯軍退守至淺水灣及赤柱一帶死守,並在赤柱峽道孖崗山爆發激戰,炮彈及手榴彈亂飛。日軍在此役死傷無數,但聯軍據點最終失守,雙方在山頭遺下未有爆破的手榴彈。


帶探測器孖崗山發現

事隔70年,居於香港的美國籍銀行家Mr Brown及任職木球會教練的英國人Mr Mitchell,因愛好研究歷史而認識到香港淪陷苦况,有感聖誕臨近,6日前帶同金屬探測器在赤柱衛奕信徑一帶搜查,終在孖崗山一帶發現3枚日軍於戰時遺下的手榴彈,於是報警。


英日製另檢迫擊炮碎片

至昨晨10時許,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在政府飛行服務隊協助下,偕Brown及Mitchell到場搜索,在4處下坡位置檢查後,共找出兩枚英製M36型及5枚日式91型合共7個手榴彈,另檢獲兩件迫擊炮碎片,相信是當時激戰遺物。至12時許,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將沙包圍推在手榴彈上引爆。


高級炸彈處理主任袁漢榮說,該批手榴彈發現位置距衛奕信徑僅5至15米,部分埋藏在泥土數吋下位置,因撞針已損壞,發生爆炸可能極微,但內藏60克黃色炸藥有一定殺傷力,可在3米範圍造成嚴重破壞。


撞針雖損 刻意撞擊仍危險

袁指出,不排除尚有二戰彈藥遺在山上,故仍有可能被行山者發現,但他強調,即使踏上疑似手榴彈亦不會有爆炸危險,但若刻意撞擊或拿起投擲則有可能爆炸,呼籲市民不要擅自上山「尋炮彈」,若發現疑似爆炸品,應立即通知警方處理。


明報記者 雲錦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