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抗爭無組織 有別烏坎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3日 08:35
2011年12月23日 08: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本報走訪汕尾烏坎村和汕頭海門鎮,兩地相繼發生的群眾抗爭事件,不難發現,烏坎村民明顯較有組織,成立代表村民的理事會與政府對話;相反,海門鎮百姓連日抗爭則顯得毫無組織。有學者指出,烏坎村民集體維權,很可能會引起各地百姓仿效。


不過,烏坎事件糾纏3個多月,村民有時間逐漸組織,海門事件才發生3日,同時,海門百姓由原來的反對擴建電廠,轉為要求立刻釋放被捕人士,不排除事件會出現質變。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表示,各種社會矛盾不可避免,「怎麼去解決?不能沿用封鎖消息、暴力鎮壓、強行壓制等老思路老方法來解決問題」,只有幫助百姓達成願望,解決問題,從根本上化解問題,才能維持社會長治久安,「暴力鎮壓只會引發更多的社會怨氣」。


內地學者稱各地或仿效

烏坎事件最終和平解決,得到雙贏結局, 「但不能當做時代模本,只能是當地官員理性處理群體性事件的個案」。胡星斗稱,要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只能是在中共中央推廣烏坎處理群體事件經驗後,才會被各地官方執行採納,否則永不可能,「現實而言,由中央推廣烏坎經驗的可能極小」。


他表示,烏坎村民集體維權,在內地各地矛盾衝突激烈的時候,很可能會引起各地百姓仿效,「這種群體維權事情,在廣東或將存在幾個月。但放在其他地方,早就被鎮壓下去。封鎖資訊、暴力打壓是很多地方政府官員的拿手好戲」。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