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有實體商店支援 網購客更放心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3日 08:35
2011年12月23日 0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科技、媒體、電訊組負責人劉家明表示,該公司最近完成了稱為《2011年中國iConsumer調研》的網上調查。那是一個針對內地的互聯網市場趨勢的調查,共分成:通訊/移動、閱讀/瀏覽、社交網絡、遊戲、視頻、零售等六方面的分析。


其中,在有關零售方面的分析,約有2000名受訪者回答網上問卷。調查顯示,在實體商店購物者,大約有65%會先上網站查看產品資料。至於在網上商店購物者,亦大約有50%會先去實體商店,以實地測試或觸摸產品。


這顯示了,內地的消費者在網上和網下之間的互動十分激烈。零售商需要認真考慮,到底是以一條腿走路(只開設網上商店或實體商店其中一者),還是同時在網上和實體商店佈局。從數據看來,似乎是以同時在網上和實體商店佈局,讓兩者發揮互補作用較佳。否則,或會流失部分客戶給另一渠道的對手。


一些熟悉內地網上銷售市場的IT業人士亦指出,在內地透過網上商店銷售產品,成本雖然比實體商店低一點,但也沒有一般人想像中那麼低。以他們所知,一些在網上銷售做得成功的品牌,就要動用到其網上銷售額的大約20%,來作為網上宣傳開支。事實上,單是「淘寶網」內的推廣工具,就有很多種。若是「淘寶網」的首頁廣告,其廣告費實可媲美傳統的廣告媒體。


網上賣次貨 或得不償失

另外,內地的消費者普遍希望,網上銷售的貨品會較實體商店的廉宜一點,但卻不表示,他們願意接受次貨。相反,內地的網上購物者對貨品質素的要求,甚至有可能比外國的網上購物者更「奄尖」。


曾經有一個個案,是一間公司將同一廠商生產、同一款式的手表,分別在eBay及「淘寶網」上銷售。結果,在eBay上,有3%的顧客投訴手表的質量。但在「淘寶網」上,卻有一成多的顧客投訴質量問題。


「內地的消費者,可以比外國的消費者更苛刻!」熟悉內地網銷市場的人士說。


另一個個案,是一間賣鞋的公司,參加「淘寶網」上的促銷活動,一天就做了30多萬元的生意。初時,公司負責人滿心歡喜,以為飲得杯落。然而,那批鞋的質量甚差,連膠水黏合部位也做得不好。短時間內,即有一半顧客退貨。結果,該公司在那一天的生意中,不但沒有取得任何盈利,甚至還蝕了大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