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朝鮮當局會否給金正日屍身防腐,以便長期擺放錦繡山紀念宮的玻璃棺內供官民繼續憑弔,引起關注。曾為金日成遺骸防腐的俄國專家說,俄方隨時準備協助平壤政府,為金正日防腐,作為永久保存的第一步。韓國傳媒稱,若要防腐,平壤當局未來每年要花約80萬美元(約622萬港元)於保養,倒不如將錢用在民生。
曾為金日成遺骸防腐的俄羅斯專家福緬科(Pavel Fomenko)在交代遺體防腐工作時說﹕「通常要有3至6人在場,有時是7個。首先是抽出所有內臟器官,將靜脈溶解,並抽走組織裏的血液。屍身要浸在一缸防腐液裏,然後用白布包蓋好。同時房間裏要保持準確的溫度和濕度。讓防腐液完全取代了屍身細胞裏的水分,起碼要6個月。」
處理領袖遺骸 為金日成防腐
韓國傳媒稱,遺體防腐花費約需100萬美元,之後還需每周兩次為屍體塗防腐劑,每2或3年要浸屍體1個月,這筆開支一年約80萬美元;金正日倘如父般防腐,朝鮮年均得花160萬美元(1248萬港元)。
金正恩封「最高司令官」
俄羅斯藥用和芳香植物研究所(前稱「列寧墓實驗室」)有悠久保存已故領袖遺骸的專業經驗。逾80年來防腐處理過前領袖列寧、斯大林、捷克總統哥特瓦爾德(Klement Gottwald)、越南領袖胡志明、安哥拉總統內托(Agostinho Neto)等領袖,惟迄今僅得金日成與胡志明仍以原有狀態保存。
朝鮮《勞動新聞》社評昨首次稱呼四星將軍金正恩為「我們的最高司令官」。這與20年前,即1991年12月24日正式稱金正日為最高司令官遙相呼應。首爾東國大學教授金永鉉也認為,這表明金正恩向世界宣示他現已掌控朝鮮軍政,朝鮮至少在短期內將繼續「先軍政策」。金正日於1995年提出的先軍政治,重點是把軍事和加強國防力量,定為全國首務。
《勞動新聞》又稱,金正日臨終前展示了對人民的「親切關懷」,給平壤市民享用鮮魚,金正恩將遵其遺願,確保在哀悼期有魚食。報道還有家庭主婦感恩淚流的照片。在連年糧荒的朝鮮,平壤居民縱享較佳的糧食配給,要食魚亦屬奢侈。
曾為金日成遺骸防腐的俄羅斯專家福緬科(Pavel Fomenko)在交代遺體防腐工作時說﹕「通常要有3至6人在場,有時是7個。首先是抽出所有內臟器官,將靜脈溶解,並抽走組織裏的血液。屍身要浸在一缸防腐液裏,然後用白布包蓋好。同時房間裏要保持準確的溫度和濕度。讓防腐液完全取代了屍身細胞裏的水分,起碼要6個月。」
處理領袖遺骸 為金日成防腐
韓國傳媒稱,遺體防腐花費約需100萬美元,之後還需每周兩次為屍體塗防腐劑,每2或3年要浸屍體1個月,這筆開支一年約80萬美元;金正日倘如父般防腐,朝鮮年均得花160萬美元(1248萬港元)。
金正恩封「最高司令官」
俄羅斯藥用和芳香植物研究所(前稱「列寧墓實驗室」)有悠久保存已故領袖遺骸的專業經驗。逾80年來防腐處理過前領袖列寧、斯大林、捷克總統哥特瓦爾德(Klement Gottwald)、越南領袖胡志明、安哥拉總統內托(Agostinho Neto)等領袖,惟迄今僅得金日成與胡志明仍以原有狀態保存。
朝鮮《勞動新聞》社評昨首次稱呼四星將軍金正恩為「我們的最高司令官」。這與20年前,即1991年12月24日正式稱金正日為最高司令官遙相呼應。首爾東國大學教授金永鉉也認為,這表明金正恩向世界宣示他現已掌控朝鮮軍政,朝鮮至少在短期內將繼續「先軍政策」。金正日於1995年提出的先軍政治,重點是把軍事和加強國防力量,定為全國首務。
《勞動新聞》又稱,金正日臨終前展示了對人民的「親切關懷」,給平壤市民享用鮮魚,金正恩將遵其遺願,確保在哀悼期有魚食。報道還有家庭主婦感恩淚流的照片。在連年糧荒的朝鮮,平壤居民縱享較佳的糧食配給,要食魚亦屬奢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