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計會嘆家長仍少灌輸性觀念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6日 08:35
2011年12月26日 08: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10多年來,小情侶偷嘗禁果意外懷孕問題依舊,不同的是近幾年少男少女已開始懂得避孕,「有些人說有服用避孕丸或打避孕針,或每次都有用(安全)套,但都失敗」。家計會輔導督導主任張惠儀見證過無數求助個案,深感目前年輕男女對家計會信任多了,但家長仍甚少向子女灌輸負責任性行為觀念,令人唏噓。


少男難過 為墮胎BB改名

張惠儀坦言,少女要墮胎,小男友也感難受,有求助少男透露不知為何要與小女友發生性行為,只是在友儕壓力下覺得無性關係會被取笑,糊裏糊塗幹了,但最終決定墮胎將小生命斷送,接受「分離輔導」與胎兒道別時,少男自責、難過湧上心頭,甚至提議要為胎兒起名,以墮胎當天作為BB的「死忌」。


對於未成年甚至不足16歲的青少年意外懷孕求助,張惠儀認為現時家計會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最擔心他們亂聽朋友說亂吃藥,往大陸或香港診所非法墮胎,他們可能聽到很多謠傳,說到家計會求助『個底會花』,要被拉入男童院女童院」。


青年對家計會信任增

不過,張惠儀也認同,近年求助的年輕人對該會信任多了,她強調,即使求助者未滿16歲,若只是尋求緊急避孕,家計會將保持中立,不會主動通知家長或主動報警檢舉16歲以下性行為個案,以保障求助者的私隱,但會鼓勵事主把事件告知家長以商議解決方法,若未成年少女要轉介墮胎,更須先得家長簽署同意。


輔導兼重建家人關係

大部分個案事主經輔導後,也會主動帶家長與家計會人員見面,商討如何處理問題,「有些家長來到家計會,也會罵子女罵得很勁的,試過有人在我們面前想打仔女,也有人不停自責,說自己不懂教子女。」張說,其實整個輔導過程,除了幫少男少女處理胎兒問題,亦藉此重建他們與家人的關係。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