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但牠們多於叢林棲息,難被市民發現。漁護署遂於2008年起在西貢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興建「香港野生動物大搜查」動物徑,由漁護署的雕塑師傅,以枯木、水泥及燒烤叉等環保材料,塑造15隻野生動物,匿藏於步道兩旁叢林,讓市民及學生全天候觀賞。
枯木燒烤叉塑造
本港目前有逾650種野生動物,包括鳥類、爬蟲、兩棲及哺乳類。不過,農林督察吳婉柔表示,因野生動物通常匿藏於林蔭中,加上部分屬夜行動物,故市民較難遇見。
全長50米 連接教育中心
「香港野生動物大搜查」步道全長約50米,沿山坡而建共30級樓梯,連接教育中心及蕉坑自然教育徑。步道入口的「探索教授」雕塑,為漁護署高級技工黎輝傳以逾30多塊枯木雕製及嵌拼而成,其餘雕塑包括鼬貛、猴子、松鼠、蟒蛇;而蝙蝠、豹貓及貓頭鷹等夜行動物,則由另一名已退休的高級技工以水泥、鋼線等製成。
吳婉柔續說,步道及雕塑皆以環保材料建成,包括以環保塑膠及車胎仿製木地板,以油掃毛作箭豬的箭及用燒烤叉作麻鷹腳下的樹枝等,冀能讓市民一邊尋找匿藏在叢林中的動物,一邊提高他們的保育意識。
枯木燒烤叉塑造
本港目前有逾650種野生動物,包括鳥類、爬蟲、兩棲及哺乳類。不過,農林督察吳婉柔表示,因野生動物通常匿藏於林蔭中,加上部分屬夜行動物,故市民較難遇見。
全長50米 連接教育中心
「香港野生動物大搜查」步道全長約50米,沿山坡而建共30級樓梯,連接教育中心及蕉坑自然教育徑。步道入口的「探索教授」雕塑,為漁護署高級技工黎輝傳以逾30多塊枯木雕製及嵌拼而成,其餘雕塑包括鼬貛、猴子、松鼠、蟒蛇;而蝙蝠、豹貓及貓頭鷹等夜行動物,則由另一名已退休的高級技工以水泥、鋼線等製成。
吳婉柔續說,步道及雕塑皆以環保材料建成,包括以環保塑膠及車胎仿製木地板,以油掃毛作箭豬的箭及用燒烤叉作麻鷹腳下的樹枝等,冀能讓市民一邊尋找匿藏在叢林中的動物,一邊提高他們的保育意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