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管局思覺失調服務10年來共為1.34萬人評估,6800人接受治療。醫管局認同計劃成效,包括減低病人自殺率和暴力行為,獲政府增撥3000萬元擴充,由5個聯網擴展至全部7個,服務對象年齡亦由15至25歲擴闊至64歲。
醫管局綜合護理總行政經理鄭淑梅表示,2001年開始推行15至25歲病人的思覺失調服務計劃,由於計劃有成效,政府今年增撥3000萬元加強服務,估計每年可處理個案,由目前700宗再增加600宗。
醫管局新界東精神科觀察治療中心院長鍾維壽醫生表示,思覺失調可演變成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妄想症,但病人大都認為被針對、監視,不相信自己幻聽。根據過往數據,醫生若更早介入治療,病人持續接受治療的機會較高,比延遲求醫者,流失個案少約兩成。
計劃實行10年 自殺率減逾半
他說,醫管局已實行10年的思覺失調服務計劃,總結的數據證明具成效,以精神病人發病首5年自殺率為例,以往每100人約有3人自殺身亡,計劃推出後,自殺率由2.6%跌至1%。至於其他數據,病人出現逃避與社會接觸由34.3%減至27.1%,發病時出現暴力行為由20.4%減至12.4%,住院日數亦由115日減至62日。不少病人能繼續工作,間接減低社會經濟負擔。
15歲至64歲可用
鄭淑梅說,計劃獲政府增撥3000萬元擴大服務,服務對象由原來的15至25歲,擴大至15至64歲,提供服務的聯網由現時5個增加至7個,病人日後毋須跨聯網求醫,而治療年期亦由發病計2年延長至3年。
明報記者 談誦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