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解決醫住教 方有真消費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30日 06:35
2011年12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年年強調內需,內需年年不怎麼領情,經濟學家謝國忠一語道破內需不足的真正病因,他說:「很多人認為中國消費不足,是因為不敢消費,其實老百姓不消費的最重要原因還是沒錢。」


GDP比重 企業純利遠超薪資

謝國忠的沒錢論與民間的「國富民窮」論遙相呼應,1990年至2008年,內地企業利潤佔GDP比重由22%升至31%,居民薪資佔有GDP比重卻由53%降至40%。


企業純利的滾滾車輪正將絕大多數的家庭愈拋愈遠,與此同時,物價卻在不斷騰飛。上海的一名普通市民曾在網上自嘲道:「一周前到超市給兒子買了一包餅乾2.5元,昨天又加價了,我沒買,不好意思,又沒拉動內需!」


量化居民年均收入增長7%

為了讓一般民眾的收入能跟上經濟增長,中央在今年的兩會上,將收入分配列為重點,並量化居民年均收入增長7%,給中低收入階層打了一劑強心針,學界解讀為中國版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緊接着,中央通過一系列民生投資增強民間消費景氣,僅今年即一次性下撥45億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問題,同時每年醫療投入8500億元,保障房動工700萬套,均以挪開「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之新三座大山為目標。希望以解決民眾的包袱,換取消費的增加。


此外,欲啟動消費,不僅要讓民眾有錢花,還要有處花、花的值,中央已在稅收制度上動刀,財政部表明明年將完善結構性減稅,響應民間多年減少間接稅、降低增值稅的呼聲,同時亦促進國企與民企間的稅收公平,讓利於支撐就業市場的中小企業。


完善稅制 國企民企更公平

中國經濟的兩頭馬車出口、投資已擋不住受制趨勢,因此寄望甚殷的內需能否真正刺激起來,最終還看中央一系列的政策,明年能否充分落實。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