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機管局就擴建機場的諮詢結果顯示,73%受訪者贊成機管局耗資1362億元增建第三條跑道。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表示,會謹慎考慮機管局建議,相信可在明年第一季啟動下階段工作,包括環境評估和融資方案。環團促機管局盡快向公眾交代紓緩措施,及早讓社會討論。
環評需18月 未憂覆核挑戰
鄭汝樺表示,相信明年首季會作決定,並展開包括環境評估、詳細設計和融資方案等工作,重申特別關心環境保護事宜,預計環評需時18個月。對於會否擔心環評受司法覆核挑戰,她重申司法覆核是市民的權利,亦要視乎入稟理據。
機管局今年6月提出兩個機場擴建方案,經3個月公眾諮詢後,交由港大獨立處理及分析。收集的2.4萬份問卷中,八成認同應盡快決定未來發展方向,73%認為應增建第三條跑道,僅一成一選擇維持雙跑道,16%保持中立。然而當問及造價和環境考慮,只有分別41.6%和37.4%受訪者認為三跑道較可取,尤其關注碳排放、噪音和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又認為應一併考慮社會和環境成本。
機管局行政總裁許漢忠於記者會上說,明白社會關注相關環境問題,會按照環評所訂的要求進行緩解措施,單計開展環評工作便要1億元,而造價經詳細設計後也會微調。
建議將交由行政會議審議,正式拍板後便會進行環評工作,取得准許證後,再經行會落實便可進行填海及施工。當局原預計工程2014年展開,2022年三跑道同時運作。
環團促早交代紓緩措施
身兼環諮會成員的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關注新跑道能否通過不斷收緊的空氣質素指標,另新跑道涉及大面積填海,擔心機管局未能提出足夠紓緩措施,不排除有市民認為不足而引發訴訟,促機管局盡快向公眾交代紓緩措施,以及早讓社會討論,盡快解決問題。
環諮會環評小組前主席吳祖南認為,大嶼山未來還會面對港珠澳大橋和連接路工程,應作區域性環評,從整體考慮多個大型基建對環境的累積影響,而非僅按單一項目作環評。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