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行力挺 人幣不愁貶值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30日 06:35
2011年12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放緩、歐債危機升溫,資金開始從中國流走,踏入第四季更加明顯。12月以來人民幣中間價愈開愈高,結果出現連續12日跌停(見圖),反映人民幣沽壓不輕。展望2012年,市場預期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有限,但央行也不會容讓匯率貶值,若資金繼續流走,入市干預將成為常態。換言之明年人民幣只會在窄幅內波動。


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長不斷下滑,全年對經濟的貢獻或將為負數,因此按照傳統經濟學理論,人民幣應當貶值以刺激出口。但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現時穩定的匯率對中國更有好處。「近期人民幣每日開出的中間價偏強,已表明央行不會讓人民幣貶值,傾向維持匯率穩定。因為一旦市場形成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將引發大規模的資金外流,導致惡性循環。」


內外投資嚴重失衡 致貶值壓力

彭文生解釋,每逢環球經濟危機,人民幣便有貶值壓力,主要是中國私人部門在人民幣和海外資產配置上嚴重失衡,形成結構性問題。「中國企業和個人持有的海外資產,遠少於海外投資者擁有的人民幣資產,導致中國私人部門對外為淨負債狀態,所以一遇到動盪,外資撤離(沽人民幣),匯率便趨向貶值。」


以往中國依靠大量出口推動經濟,累積了大量貿易盈餘,故歐美一直向中國施壓,希望人民幣大幅升值。彭文生說,今年中國的貿易盈餘大幅減少,人民幣沒有明顯被低估,因此未來已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礎。「目前的市場環境是實現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有利時機,預計當局不會像2008年一樣,再讓人民幣盯住美元,預計2012年走勢可能介乎貶值1%與升值2%之間。」


截至昨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6.3190,較2010年底累計升值約4.36%。但今年的升幅多來自上半年,自8月歐債危機升溫,匯率便趨向平穩,踏入12月貶值壓力更是不斷,至今只有4個交易日上升,月初以來連續12個交易日跌停。直至月中之後,市場多次傳出央行及四大國有銀行入市買人民幣,以支撐匯價,直到本周一(26日)中日達成金融合作協議,跌停的情况才有所緩和。


中央不容大貶值 料續入市干預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所謂人民幣貶值的可能,對人民幣匯率機制並非壞事 ,自2005年人民幣匯改以來單向升值的趨勢過於明顯。該行預計近日的走勢反映2012年人民幣或將邁向雙向波動。


野村預計,2012年人民幣升值幅度約為2.5%。星展銀行預測人民幣2012年將升值3%,暫時未見有金融機構估計人民幣明年會大幅貶值。


事實上,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放慢。彭文生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力放緩,是不可避免的現實,一方面中國人均GDP超越4000美元,踏入中等收入國家水平,追趕已發展國家的效應減少;另外環境及自然資源的制約,以及加入世貿易組織10年後自由貿易的便利亦用盡(見表)。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經濟研究部主管陸挺亦相信,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為近年來最大。但他認為,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情况下,貨幣貶值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他預計至明年底人民幣將升至6.2水平,相當於較目前不到2%升幅。


明報記者 鄧亮、崔競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