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海札記﹕高成本生活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02日 06:35
2012年01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人力資源諮詢和研究機構ECA國際公司,近日在港發布最新全球城市生活指數排名,香港由2010年9月的第32位跌至2011年的58位,而北京則由第43位大幅躍升至35位,上海維持在第41位。


由於調查用美元統計,過去幾年人民幣持續升值、港元對美元匯率則基本穩定,即使兩地消費價格本身沒大變,也會因匯率變動,影響調查結果。


以筆者的切身感覺為例。5年前在港生活時,僅覺得香港的國際品牌商品價格比上海明顯便宜,日常用品和食物多數較上海貴。但去年10月再次訪港時卻發現,愈來愈多的東西都比上海便宜,即使不考慮匯率也如此,有些普通日用品、化妝品價格甚至比上海低三至四成;能明顯感受到香港比上海昂貴的,就剩下交通和房租兩項了。


經濟追香港 未惠及民眾

國際大都市生活成本高似乎不可避免,紐約、倫敦、東京皆如此;作為中國內地經濟龍頭的上海,生活成本水漲船高也並非難以理解。但當上海的生活費用超越香港的時候,上海的收入水平又如何呢?以大學畢業新人的收入為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上海大學生平均月薪為3914元。而香港大學生平均月入約1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000元。兩相比較,差距立現。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發展都明確地對比着香港,什麽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都是希望向香港學習、看齊。甚至在談到上海房價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說「離香港還差得遠呢」。


但是考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到底應該看什麽呢?看城市有多少高樓?多少地鐵?多少金融企業?土地價格幾何?還是看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有多高?收入增長有多快?當上海在努力追趕香港的時候,在努力使自身發展成為這個中心、那個中心的時候,讓經濟穩定發展帶來的實惠落到老百姓的頭上,而不僅僅提升表面的生活成本,才是正道。


高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