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深圳市抽樣發現4間餐廳的食油,發現黃麴黴素含量超標,其中兩間含量超標接近4倍。黃麴黴素是致癌物質,一般烹飪過程無法去除,多出現於生產過程控制不足的雜牌食油。
《南方日報》報道,深圳市場監管部門抽檢發現,深圳有7個批次的食品黃麴黴素B1含量超標,涉及食油和花生兩類食品,其中4個批次是在餐廳發現的(見表),當中新華記客家食館與坪城酒樓超標接近4倍。
兩餐廳超標近4倍
食油中黃麴黴素B1含量超標是源於花生原料變霉,花生或在種植、運輸及儲存過程中,因天氣濕熱發霉,造成黃麴黴、寄生麴黴等生長繁殖。這也說明相關企業在生產時,沒有嚴格挑選花生原料和進行相關檢測,又沒有採用精煉工藝或工藝控制不足。
中山大學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稱,黃麴黴素是致癌物質,主要導致肝癌,加工溫度要超過280℃才可破壞其毒性,一般的烹飪方法無法去除。業內人士指出,部分餐廳為降低成本,採購小廠食油甚至散裝食油,保存時又不注意衛生,亦有使用過期油。
此次深圳抽檢的食品還包括調味料酒、發酵醬、雞精、腐乳、醬油、食醋、食糖、味精等調味品,總體合格率為84.5%。雞精類產品合格率最低,僅為68.8%。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