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商場一姐」馮秀炎﹕零售消費旺 樓市有支持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05日 09:35
2012年01月05日 09: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樓市與經濟表現息息相關,但若依靠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來預測樓市,卻往往出現滯後情况。相對之下,商場經營者卻能第一時間把握如消費市場及市民經濟信心的變化,對評估樓市有極大的參考意義。


有「商場一姐」之稱、在中港兩地管理多達35個商場的新鴻基地產(0016)代理租務總經理馮秀炎表示,從商場的生意額和租戶的洽租及擴張表現,可反映中港兩地居民和零售業者對經濟前景仍然信心十足,而從過往經驗,只要一個地方的零售和消費能保持旺盛,樓市也不會差得到那裏去。


馮秀炎稱,「Retail is detail(零售是專注,強調細節)」,要做好商場的經營,便要掌握好微觀的經濟變化,而這往往較宏觀經濟數據的變動,更具前瞻性和預測性。


她表示,單以旗下管理的12個香港商場,包括apm、大埔超級城、新太陽廣場、元朗廣場、柴灣新翠商場、上水新都廣場、置富南區廣場、利港商場、開心廣場、翠怡商場、美景商場及新葵興廣場,人流及生意額均有上升。「今年除夕及元旦假期,市面呈現一片熱鬧購物氣氛(12月31日至1月2日),12個商場總人流達460萬,營業額則達7300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18%及21%。」


她又指出,旗下的中港商場,不少國際品牌均有意加大在亞洲區的投資額和經營網絡,原因是他們認為歐美國家經濟可能長期不振,但中國經濟仍可保持高速增長,令中港兩地的消費受惠。


另一方面,內地近一年推出的樓房「限購令」,也限制了內地人的資金出路,令他們更熱中於消費,使中港兩地商場的生意額進一步獲刺激上升。


強調終生學習 與時並進

馮秀炎表示,零售與樓市存在另一個有趣的相關現象,就是當賺了大錢的商戶,他們不願將資金積極拓展業務,反而「不務正業」的去炒樓炒股票,務求搵快錢,則樓市距離見頂已是不遠。


說回本業,馮指新地逐漸在內地建立商場王國,香港的優勝之處是服務質素較優勝,加上具國際視野,近年更積極建立綜合項目(即結合酒店、寫字樓、商場、服務式住宅的項目),令人流互相帶動,該類高檔、原創性高的項目乃內地較少的。


縱然香港有「先天」優勢,但馮秀炎指「唔代表一定會贏」,因為「每日ball game(球賽)規則都轉」,即使香港有其優勝之處,但「達者為先」,強調要終生學習,因此在拓展內地市場同時,也觀察當地值得學習的地方。馮指出,內地帶動消費做得很好,善於運用購物贈券、優惠指南,以打折的手段鼓勵消費。此外,內地「倒模」速度快,學習得快也是優點。


尊重本土文化 了解異地風情

她又表示,在亞洲中,香港的商場發展較完善,北京、上海則仍在發展中,要內地人明白香港的理念是最大的挑戰。無疑,香港與內地的文化存在差異,集團面對如何將香港品牌與內地文化磨合。馮秀炎指出,將香港品牌帶到內地,先要懂得尊重本土文化,而非展示勢力。此外,融合異地文化需對該地文化作出了解,新地曾為理解外地商場經營文化,例如到拉斯維加斯、迪拜考察,觀察當地的租務組合,學習如何作出磨合,從而提升敏銳力,幫助租務市場發展。


明報記者 鄒凱婷、陸振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