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務委員會昨日悉數通過醫院管理局9名海外受訓醫生免試在港工作的名單。但審議過程中,一名受聘於急症室的海外受訓醫生,因無急症室工作經驗,遭部分醫委大力反對,最後只以14票贊成、13票反對僅僅通過。餘下8名醫生將受聘於麻醉科和內科。
經過上月因建制派委員出席率不足,申請險被否決後,政府委任的14名委員昨日全部出席。而業界選出的14名委員,只有13人出席,醫學會代表委員張漢明並無現身。
會議歷時約5小時。但在會議審議了7個申請後,民選委員蔡堅和陳以誠已先行離場,蔡堅更揚言「全部都過晒」。另一民選委員謝鴻興會後坦言,結果是預期之內,但亦為經驗不足的急症室醫生獲通過感到擔心,「這不是訓練崗位,香港市民無責任給未經考核的醫生去提供訓練……市民去急症室都會擔心,(他們)自求多福啦!」
醫務委員會主席麥列菲菲回應稱,9名醫生全都符合註冊條例的原則及要求,最具爭議性的急症室醫生曾於內科、骨科及癌症病房服務,當中不乏照顧急症病人的經驗,即使無兒科經驗,但因不是單獨行醫,遇到問題仍可求教其他醫生。她強調,醫管局不是請專科醫生,只是請新入行醫生,且他們最少都有3年臨牀經驗,可勝任基本工作。
麥列菲菲:全符合註冊要求
在會議上向委員解釋申請內容的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說,歡迎醫委會通過申請,預計有關醫生數個月內可投入服務,紓緩前線醫生壓力,醫管局會委派醫生在旁督導及提供臨牀指引。醫管局亦開始着手處理第二批申請,預計2至3個月後會遞交申請。因近來放射診斷及精神科醫生流失高企,下一批申請將會集中於這兩個專科。
醫局:料數月內投入服務
獲批可免試在醫管局工作的9名海外受訓醫生,6人到麻醉科、2人受聘於內科,1人則到急症室工作,當中4名麻醉科醫生會被派到瑪麗醫院。瑪麗醫院外科主管盧寵茂教授指出,因麻醉科人手短缺,一度考慮過要取消10%非緊急外科手術,幸因一名將轉職到伊利沙伯醫院的麻醉科醫生多留任兩周,才不致令病人和服務受影響,「若有人再講香港不需要海外醫生支援公立醫院服務,請這些人來瑪麗醫院,親自向因醫生人手不足而受影響的病人講這番話」。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