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監管當局對資本水平及流動性的雙重監控,內銀信貸投放受到制約,內地官報《中國日報》昨日引述政府消息指,考慮到當前經濟狀况及貨幣政策相對寬鬆,銀監會將原定於年初開始執行的新監管資本要求,延遲至今年7月才實施。銀監會暫緩執行新標準,加上浦發銀行周三出爐業績快報,盈利超預期,內銀股昨日普遍小幅反彈(見表)。
然而,內銀資本壓力並不見得顯著緩解,麥格理中國銀行業研究部高級分析師王瑤平表示,「如果只是延緩半年執行,達標時間表沒有改變的話,對內銀影響不大。」另一銀行業分析師亦坦言,如果在風險資產權重計算上不放鬆,銀行為求減低資本消耗,對擴大信貸投放規模依然會有所保留,對支持銀行信貸增量的作用不大。
去年5月,銀監會出台了較國際水平更為嚴厲的中國版《巴塞爾資本協議三》,當中明確列出,系統重要性銀行及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1.5%及10.5%,並引入流動性、槓桿率及貸款損失準備三大監管新指標,今年開始執行,2013年底及2016年底前達標。
其後於8月,銀監會公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列出各類資產風險權重標準,雖較市傳版本略為「鬆手」,惟仍對部分內銀資本充足率構成負面影響。
銀行不會大幅增加信貸投放
一位大型國有銀行風險管理部高層向本報記者透露,「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大型銀行肯定逃不了,過去2年來我行都是按照(資本充足率)11.5%作為執行目標」,即使銀監會或延遲執行新資本要求,他直言,銀行不會因此而大幅增加信貸投放,「都已經是算好的數,今年新增貸款估計比去年多一點,在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上任接近3個月,適逢內地宏調政策面臨轉向,市場正揣摩這位新領導人的作風,同時更關注當局監管力度上的變化。一名不願具名的中資券商分析員相信,監管政策肯定會較「劉明康(前任銀監會主席)時代」有所放鬆,「尚福林不會像劉明康那樣激進,劉明康以前不顧批評提前執行許多防範風險的措施,鋪了很好的路,估計尚福林會維持現狀。」
有市場人士預期,銀監會下一步或會放寬貸存比率不高於75%的監管指標,令銀行在存款增長放緩的情况下有較大空間投放信貸,不過,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盛楠則認為,當局容許銀行發行金融債對應每筆500萬元以下的小企貸款,在計算貸存比率時可不納入考核範圍,已為銀行留有空間,故相信,銀監會沒必要放鬆貸存比率的要求。
明報記者 劉欣欣
然而,內銀資本壓力並不見得顯著緩解,麥格理中國銀行業研究部高級分析師王瑤平表示,「如果只是延緩半年執行,達標時間表沒有改變的話,對內銀影響不大。」另一銀行業分析師亦坦言,如果在風險資產權重計算上不放鬆,銀行為求減低資本消耗,對擴大信貸投放規模依然會有所保留,對支持銀行信貸增量的作用不大。
去年5月,銀監會出台了較國際水平更為嚴厲的中國版《巴塞爾資本協議三》,當中明確列出,系統重要性銀行及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1.5%及10.5%,並引入流動性、槓桿率及貸款損失準備三大監管新指標,今年開始執行,2013年底及2016年底前達標。
其後於8月,銀監會公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列出各類資產風險權重標準,雖較市傳版本略為「鬆手」,惟仍對部分內銀資本充足率構成負面影響。
銀行不會大幅增加信貸投放
一位大型國有銀行風險管理部高層向本報記者透露,「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大型銀行肯定逃不了,過去2年來我行都是按照(資本充足率)11.5%作為執行目標」,即使銀監會或延遲執行新資本要求,他直言,銀行不會因此而大幅增加信貸投放,「都已經是算好的數,今年新增貸款估計比去年多一點,在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上任接近3個月,適逢內地宏調政策面臨轉向,市場正揣摩這位新領導人的作風,同時更關注當局監管力度上的變化。一名不願具名的中資券商分析員相信,監管政策肯定會較「劉明康(前任銀監會主席)時代」有所放鬆,「尚福林不會像劉明康那樣激進,劉明康以前不顧批評提前執行許多防範風險的措施,鋪了很好的路,估計尚福林會維持現狀。」
有市場人士預期,銀監會下一步或會放寬貸存比率不高於75%的監管指標,令銀行在存款增長放緩的情况下有較大空間投放信貸,不過,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盛楠則認為,當局容許銀行發行金融債對應每筆500萬元以下的小企貸款,在計算貸存比率時可不納入考核範圍,已為銀行留有空間,故相信,銀監會沒必要放鬆貸存比率的要求。
明報記者 劉欣欣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