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天文台連續3日發出寒冷天氣警告,昨日新界部分地區氣溫更跌至7至8℃。有公立醫院急症室主管說,急症室門診求診人次未見明顯上升,但重症需入院個案比例增加,醫院病房爆滿,有病人在急症室等逾20小時仍未能上房。醫管局發言人指出,急症室錄得7宗低溫症個案,其中3名長者情况嚴重。
伊院內科爆滿
天文台自1月3日下午4時開始發出寒冷天氣警告。醫管局發言人指出,由1月3日至昨日下午5時,公立醫院共錄得7宗低溫症個案,除3人情况嚴重外其餘情况穩定,嚴重個案均為長者,年齡介乎71歲至88歲。發言人指出,當人體體溫低於28℃至30℃,體內器官包括腦部都可能受到破壞,更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主管何曉輝說,伊院急症室這兩天的求診數字未見上升,前日的求診數字只得512人,比平日平均530人還少。他推測天氣寒冷減低市民求診意欲,預計下周一天氣回暖,求診人數反而會更高。不過近日由救護車送入急症室的病人比例上升,近半病人都需要入院,伊院內科病房爆滿,前兩天有病人等逾20小時仍未能上房。
東區醫院仍有不少牀位
何曉輝稱,近日急症室壓力大增,非急症輪候時間需要5小時至6小時。不過本報記者昨到東區醫院觀察,發現急症病房未爆滿,內科病房亦有不少病牀空置。因手痛到東區急症室求診陳女士透露,她前兩周到伊院急症室求診,要等3、4小時,但昨日在東區醫院等半小時即可見醫生。
私家門診方面,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近兩周其門診的求診數字較以往上升一至兩成,主要為上呼吸道感染,雖然無嚴重個案,但大部分病人都有發燒。他提醒,當氣溫低至10℃,長者要特別注意保暖,以免出現低溫症。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數據,1月首4天普通科門診及私家醫生呈報的流感樣病例較上周輕微上升,普通科門診每千個診症由3.7宗上升至4.2宗,私家醫生呈報則由33.1宗上升至37.6宗。
伊院內科爆滿
天文台自1月3日下午4時開始發出寒冷天氣警告。醫管局發言人指出,由1月3日至昨日下午5時,公立醫院共錄得7宗低溫症個案,除3人情况嚴重外其餘情况穩定,嚴重個案均為長者,年齡介乎71歲至88歲。發言人指出,當人體體溫低於28℃至30℃,體內器官包括腦部都可能受到破壞,更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主管何曉輝說,伊院急症室這兩天的求診數字未見上升,前日的求診數字只得512人,比平日平均530人還少。他推測天氣寒冷減低市民求診意欲,預計下周一天氣回暖,求診人數反而會更高。不過近日由救護車送入急症室的病人比例上升,近半病人都需要入院,伊院內科病房爆滿,前兩天有病人等逾20小時仍未能上房。
東區醫院仍有不少牀位
何曉輝稱,近日急症室壓力大增,非急症輪候時間需要5小時至6小時。不過本報記者昨到東區醫院觀察,發現急症病房未爆滿,內科病房亦有不少病牀空置。因手痛到東區急症室求診陳女士透露,她前兩周到伊院急症室求診,要等3、4小時,但昨日在東區醫院等半小時即可見醫生。
私家門診方面,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近兩周其門診的求診數字較以往上升一至兩成,主要為上呼吸道感染,雖然無嚴重個案,但大部分病人都有發燒。他提醒,當氣溫低至10℃,長者要特別注意保暖,以免出現低溫症。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數據,1月首4天普通科門診及私家醫生呈報的流感樣病例較上周輕微上升,普通科門診每千個診症由3.7宗上升至4.2宗,私家醫生呈報則由33.1宗上升至37.6宗。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