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新股氣氛持續冷淡,除因股市整體表現影響外,近年上市新股質素參差亦是重要原因。本報翻查去年上市新股紀錄,發現五分一新股上市後首份業績便出現盈利倒退或虧損,其中新秀麗(1910)及中信證券(6030)更是集資額逾百億元的大型新股。有基金界人士認為,去年大量新股業績「走樣」,主要由於環球經濟下滑,公司希望趕及在業績受拖累前上市所致。
去年香港主板合共有88隻新股掛牌,扣除14隻由創業板轉板股份,74間新上市公司中,共有15間公司在上市後首份業績便告盈利倒退,其至錄得虧損,相當於去年五分一新股上市後立即「走樣」,而其中更未有包括個別上市後業績增長即大幅放緩股份。考慮大部分在11至12月份掛牌的新股仍未公布業績,「走樣股」佔去年新股的實際比重可能更高。
中信證券季度純利倒退逾七成
15隻「走樣股」中,集資逾百億元的新秀麗及中信證券無疑是最矚目,其中去年10月掛牌的中信證券,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純利大幅倒退超過七成,而招股書中並無作任何盈利預測,無疑令人質疑公司是否趕在業績惡化前上市,而6月份掛牌的新秀麗,其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純利倒退五成至1638.7萬美元,根據招股書盈利預測,估計截至去年底止純利為6420萬美元,上半年只完成全年的四分一盈利預期,最終能否達標仍有待揭盅。
近年不少散戶迷信「細細粒」新股上市後升幅會較大,不過,投資者忽視公司業績或會做成惡果。去年上市後業績欠理想新股中,不少便是集資額較小的小型新股,豪特保健(OTO.6880)、現代教育(1082)均有不少散戶捧場,但在業績表現欠佳及市况不景下,股價表現均未如理想,能如唐宮中國(1181)般業績倒退而股價全年仍升80%者少之又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放棄集資、以介紹形式上市新股,如依利安達(1151)、理文手袋(1488)及勇利航業(1145)等,上市後業績亦迅速「走樣」。此前不乏消息指有新股因市况差劣未能以集資形式上市,有市場人士稱,不排除有公司寧願以介紹形式在業績下滑前上市,待上市後才再考慮集資事宜。
介紹形式上市 業績亦迅速下滑
輝立資本管理基金經理李國璇表示,歐美經濟仍然有待復蘇,今年內地及香港經濟增長亦普遍預期將會放緩,對大部分企業盈利肯定會構成影響,因此不排除部分公司希望趕在業績下滑前上市,務求能夠上市,其至將上市集資額「最大化」。由於環球經濟不明朗,因此今年或仍有新上市公司出現同樣情况。
有投行界人士稱,投行在公司上市前一般會進行詳細盡職審查,確保業務運作、盈利等全部符合上市要求,但港交所(0388)並無硬性規定公司在招股書中作盈利預測,投行只能多作建議,加上近期經濟環境不穩定,故相信公司上市後業績立即下滑只是短期現象。
明報記者 鄧偉忠
www.mpfinance.com/ipo.htm
去年香港主板合共有88隻新股掛牌,扣除14隻由創業板轉板股份,74間新上市公司中,共有15間公司在上市後首份業績便告盈利倒退,其至錄得虧損,相當於去年五分一新股上市後立即「走樣」,而其中更未有包括個別上市後業績增長即大幅放緩股份。考慮大部分在11至12月份掛牌的新股仍未公布業績,「走樣股」佔去年新股的實際比重可能更高。
中信證券季度純利倒退逾七成
15隻「走樣股」中,集資逾百億元的新秀麗及中信證券無疑是最矚目,其中去年10月掛牌的中信證券,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純利大幅倒退超過七成,而招股書中並無作任何盈利預測,無疑令人質疑公司是否趕在業績惡化前上市,而6月份掛牌的新秀麗,其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純利倒退五成至1638.7萬美元,根據招股書盈利預測,估計截至去年底止純利為6420萬美元,上半年只完成全年的四分一盈利預期,最終能否達標仍有待揭盅。
近年不少散戶迷信「細細粒」新股上市後升幅會較大,不過,投資者忽視公司業績或會做成惡果。去年上市後業績欠理想新股中,不少便是集資額較小的小型新股,豪特保健(OTO.6880)、現代教育(1082)均有不少散戶捧場,但在業績表現欠佳及市况不景下,股價表現均未如理想,能如唐宮中國(1181)般業績倒退而股價全年仍升80%者少之又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放棄集資、以介紹形式上市新股,如依利安達(1151)、理文手袋(1488)及勇利航業(1145)等,上市後業績亦迅速「走樣」。此前不乏消息指有新股因市况差劣未能以集資形式上市,有市場人士稱,不排除有公司寧願以介紹形式在業績下滑前上市,待上市後才再考慮集資事宜。
介紹形式上市 業績亦迅速下滑
輝立資本管理基金經理李國璇表示,歐美經濟仍然有待復蘇,今年內地及香港經濟增長亦普遍預期將會放緩,對大部分企業盈利肯定會構成影響,因此不排除部分公司希望趕在業績下滑前上市,務求能夠上市,其至將上市集資額「最大化」。由於環球經濟不明朗,因此今年或仍有新上市公司出現同樣情况。
有投行界人士稱,投行在公司上市前一般會進行詳細盡職審查,確保業務運作、盈利等全部符合上市要求,但港交所(0388)並無硬性規定公司在招股書中作盈利預測,投行只能多作建議,加上近期經濟環境不穩定,故相信公司上市後業績立即下滑只是短期現象。
明報記者 鄧偉忠
www.mpfinance.com/ipo.ht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