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連同周三被暗殺的德黑蘭32歲核子科學家,死於非命的伊朗核子專家最少已有5人,而今次事件距伊朗導彈基地去年底離奇爆炸,導致一名高級將領等共17人死亡事故,相差不出兩個月。不少現職或前任美國官員和伊朗問題專家俱指出,近年針對伊朗的暗殺、炸彈襲擊、網絡攻擊或鼓動倒戈等活動,與日俱增,這些陰招即使未能制止伊朗提煉濃縮鈾,也足以打擊伊朗發展核武,拖慢其步伐。
儘管美國官員否認涉及暗殺伊朗核專家,但普遍相信美國有份暗中謀事,而主要由以色列特工執行。然而隨着美國踏入大選年,加上伊朗提煉濃縮鈾取得進展,奧巴馬政府會否採取更激烈的軍事手段,仍是未知數。事實上,上任民主黨總統克林頓,便屢次在個人政治生涯有需要之時,向伊拉克動武,包括1996年11月大選前兩個月,以保護伊北庫爾德族為由,轟擊伊拉克;1998年12月因性醜聞作假證面臨眾議院彈劾前數天,他又以伊拉克拒絕接受核檢查為由展開轟炸。美國近日正就伊朗核展開連串外交活動,除派蓋特納赴中日商討石油制裁,又派員赴韓國和印度洽談,當中可能有討論爆發軍事衝突機會。
儘管美國官員否認涉及暗殺伊朗核專家,但普遍相信美國有份暗中謀事,而主要由以色列特工執行。然而隨着美國踏入大選年,加上伊朗提煉濃縮鈾取得進展,奧巴馬政府會否採取更激烈的軍事手段,仍是未知數。事實上,上任民主黨總統克林頓,便屢次在個人政治生涯有需要之時,向伊拉克動武,包括1996年11月大選前兩個月,以保護伊北庫爾德族為由,轟擊伊拉克;1998年12月因性醜聞作假證面臨眾議院彈劾前數天,他又以伊拉克拒絕接受核檢查為由展開轟炸。美國近日正就伊朗核展開連串外交活動,除派蓋特納赴中日商討石油制裁,又派員赴韓國和印度洽談,當中可能有討論爆發軍事衝突機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