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經濟科是最受首屆文憑試考生歡迎的選修科,吸引三成考生選報。考評局昨派發經濟科練習試卷,題目一改以往會考做法,大量引用社會時事,以教科書價高企、收費電視爭奪體育賽事獨家播映權等,考學生經濟理論。有資深經濟科教師指出,題目對具備時事根底及國際視野的考生有利,估計考生日後無法單憑背定義、操練考取高分。
今年7.2萬名文憑試考生中,有2.2萬人選報經濟科,佔總考生人數三成。香港鄧鏡波書院經濟科教師韓江指出,試題「時事化」屬預料之內,時事基礎佳的考生應付文憑試將較有利。
背定義操練無法高分
以卷二為例,全卷16條題目中,有3條引用時事考問學生。其中一條問及本港高中教科書價及市場供求關係,包括要求考生根據經濟理論,分辨本港教科書屬於哪種市場結構。韓江表示,如考生本身對本港教科書市場毫無認識,很容易答錯。
他解釋,本港有數家具市場影響力的出版商,他們具有操控書價的能力,屬於「寡頭壟斷」(Oligopoly)。若考生對現况一無所知,以為教科書市場競爭機會均等,很可能誤以為是「壟斷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因而答錯題目失分。
熟悉時事易獲傳意分數
考生熟悉時事的另一優勢,在於有機會獲得較多傳意表達分數。韓江舉例,考卷問及政府的書簿津貼如何提升本港社會的公平性,考生須運用經濟理概念如「均等機會」作答,說明書津可為有需要學童補足資源,提升公平性;如考生答題時輔以「基層學童」、「貧富差距」等時事新聞詞彙,有望獲取較高傳意表達分。
另外兩道題目則分別以2010年本港展出電子清明上河圖,門票極速「賣斷」,考問學生供需概念,以及收費電視爭奪體育賽事獨家播映權,如何影響定價。韓江表示,要應付經濟科題目「時事化」,考生需認識去年熱門時事議題,例如港珠澳大橋、高鐵基建工程及財政預算案向市民派6000元等,並嘗試融入經濟學理論,相信有助應試時認清答題方向。
今年7.2萬名文憑試考生中,有2.2萬人選報經濟科,佔總考生人數三成。香港鄧鏡波書院經濟科教師韓江指出,試題「時事化」屬預料之內,時事基礎佳的考生應付文憑試將較有利。
背定義操練無法高分
以卷二為例,全卷16條題目中,有3條引用時事考問學生。其中一條問及本港高中教科書價及市場供求關係,包括要求考生根據經濟理論,分辨本港教科書屬於哪種市場結構。韓江表示,如考生本身對本港教科書市場毫無認識,很容易答錯。
他解釋,本港有數家具市場影響力的出版商,他們具有操控書價的能力,屬於「寡頭壟斷」(Oligopoly)。若考生對現况一無所知,以為教科書市場競爭機會均等,很可能誤以為是「壟斷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因而答錯題目失分。
熟悉時事易獲傳意分數
考生熟悉時事的另一優勢,在於有機會獲得較多傳意表達分數。韓江舉例,考卷問及政府的書簿津貼如何提升本港社會的公平性,考生須運用經濟理概念如「均等機會」作答,說明書津可為有需要學童補足資源,提升公平性;如考生答題時輔以「基層學童」、「貧富差距」等時事新聞詞彙,有望獲取較高傳意表達分。
另外兩道題目則分別以2010年本港展出電子清明上河圖,門票極速「賣斷」,考問學生供需概念,以及收費電視爭奪體育賽事獨家播映權,如何影響定價。韓江表示,要應付經濟科題目「時事化」,考生需認識去年熱門時事議題,例如港珠澳大橋、高鐵基建工程及財政預算案向市民派6000元等,並嘗試融入經濟學理論,相信有助應試時認清答題方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