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源﹕港人今年要捱貴米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16日 21:35
2012年01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人無飯不歡,各類中國菜式亦需米飯配合,不過受泰國水災影響,以及泰國政府提升食米收購價下,香港人今年勢要捱貴米。全港最大規模食米供應商,金源米業(0677)副主席林世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泰國政府提高收購價,變相令食米成本上升,而泰國米價上升,亦拉動其他食米出口國的米價上漲。


影響所及,有在港經營酒樓業的人士也表示,已停用泰國米,轉用澳洲米以節省開支。


泰國米港市佔率 仍逾六成

林世豪說,由於在去年泰國水災之前,大部分稻米已收割,因此泰國水災對收成的影響不大。反而影響最大的,是泰國政府對出口食米的政策。由於泰國政府希望把食米留在國內,在去年9月中起已開始調高食米收購價,林世豪指出此舉不僅令香港米價上升,對全球食米價格都有影響。


根據工貿署數字,每名港人平均一年進食46公斤米,泰國米所佔比例近年雖已下降,但仍佔逾六成(圖)。林世豪說:「泰國總理英祿參選時承諾提高五至六成收購價,收購泰國出產的食米,她在去年5月上場後履行選舉承諾,令本港入口商在當地的採購價亦提升,新米價格由去年9月提高,自11月至12月份新米陸續來港,價格開始在市面上反映,今年1月供應的全為新米,價錢已有一定上升。」


他指出,現階段米價的升幅已很多,至於未來泰國米價會否下跌,要視乎政府的政策,「要看看泰國政府何時重新檢討米價政策,但可以想像未來3至9個月,米價都會是貴。」他續指出,周邊食米原產地,包括日本及中國等,隨着泰國米價上升,這些地區的米價亦相應調高,因此今次泰國米加價影響到全球的食米價格。但他並未透露旗下產品加價幅度。


酒樓首當其衝 幟哥:改用澳洲米

面對泰國米漲價,除了小市民之外,酒樓業亦首當其衝。著名食家、元朗大榮華酒樓董事總經理梁文韜(韜韜)接受本報記者詢問時透露,酒樓採購的泰國米近幾個月升幅明顯,每包大米售價升超過兩成。25公斤裝每包由248元漲至298元。據他指出,榮華3家酒樓目前用米大約有七成來自泰國,其餘三成為內地米,「中國油粘最近也貴了很多,升幅跟泰國米差不多,高了兩三成。」所以他無意減少採購泰國米。他說,並未將米價的升幅轉嫁給酒樓顧客,酒樓白飯保持原價。


龍皇酒家飲食集團主席黃永幟(幟哥)亦說,泰國水災以來,泰國米採購價格比從前「貴得多」,有三成以上升幅。他透露,龍皇酒家現在已經停購泰國米,轉用價位相若、「又香又環保」的澳洲米。他還說,聽聞有連鎖快餐店為降低成本,轉用價格低於泰國米三成、加價幅度小的越南或柬埔寨大米。


根據工貿署網站披露,2011年泰國香米平均進口價為每公斤8.02元,和澳洲絲苗米價格(8.07元)幾乎在同一水平。僅在一年前,澳洲米的每公斤價格仍高出泰國米1.15元。


明報記者 羅湋楠、杜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