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滬港金融之爭 港先贏馬鼻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17日 21:35
2012年01月1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上海金融發展競賽上演經年,2012年或由香港帶出一個「馬鼻」。中證監副主席姚剛昨日表示,將鼓勵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及股票、推動A股ETF產品、擴大RQFII額度,及讓更多中小企到港上市等,反映中央「全方位」支持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及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另一邊廂,一度揚言國際板即將面世的上海,其市長韓正昨日卻一改口風,稱目前不是推出國際板的最佳時機。暫時格局似是港進滬退。


中證監在尚福林任主席的年代,對放行企業來港上市要求頗為嚴格,以「A+H」形式中港兩地上市的公司,又要求先A後H,定價權歸A股市場(詳見另文),事事以A股行先。


中證監研簡化法規 利赴港上市

前建設銀行(0939)董事長郭樹清去年10月底接替尚福林,出任中證監主席後,對香港態度似乎為之一變。姚剛昨日於本港出席一論壇時,對本港股市發展可謂相當「關顧」。姚剛表示,內地資本市場開放日子僅20年,未來會就多方面作出深化,包括強化香港作為內地企業境外融資的平台,特別是現行H股的上市法規。他續指出,今年中證監會修訂境外企業上市法規,簡化程序、降低門檻,便利中小企、民企到香港上市進行融資,並推動境內企業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和股票。


他續指,現時RQFII的200億元人民幣額度,已獲得21間機構申請,目前正考慮盡快擴大額度,並優先給予在港發行內地A股的ETF產品額度,以促進離岸人民幣回流機制。


中證監「明撐」本港金融發展,上海在金融市場國際化方面卻有「開倒車」之勢。韓正昨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記者招待會上說,國際板推出有一系列準備工作需要做,上海市政府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順利地推進,但現在並不是推出國際板的最佳時機,亦沒有推出時間表。韓正在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國際板相關條件已經成熟,相信很快能夠推出。


滬市長:現非推國際板良機

韓正又說,香港是比較成熟、區域性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還在發展過程中。他特別指出,香港金融人才比上海更多、更豐富,兩地在人才交流方面的空間很大。他希望通過交流,共同推動香港和上海發展。


港交所(0388)發言人則表示歡迎姚剛的言論,交易所相信,擴大RQFII額度及推出A股ETF產品,有利提升本港人民幣產品回報率,而准許H股公司在港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及股票,可擴充本港人民幣產品種類。發言人又稱,在配套上港交所已就上述產品準備就緒。


招商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亦稱,倘若推出A股ETF產品及批准H股發行人民幣股票,則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已具雛形,但市場的深度及廣度仍須加強,畢竟過去半年本港人民幣存款增長速度放緩,新產品或可刺激本港人民幣市場發展。


明報記者 毛婷婷、李家欣、李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