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者:調查未完 不應比較數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18日 06:35
2012年01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浸大「傳理調查」將同一次特首民調分兩次公布,無論受訪者人數、特首參選人的支持度,以及公布的題目均不同,多名學者均指出,「傳理調查」將同一個民調分開兩次公布的做法十分罕見,而且首次公布的是未經整理和調整的數據,無法反映真正民意,不能與浸大12月做的同一調查作比較。


分兩次公布罕見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及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均指出,一般而言不會在未完成民調的情况下公布結果,亦不應將未經調整的數據公布作比較。一般而言,民調會預先設定進行日期,甚少在期限前公布部分結果。


數據未經「加權」處理

二人解釋,電話訪問隨機抽樣,可能有「調查偏差」。假設調查中男性受訪者人數過多,男女比例與現實不符,將直接影響調查結果,因此需「加權」調整數字,令結果符合實際情况,學者通常會先調整數據才對外公布。而今次的調查數據未經加權處理。所謂「加權」,是每次民調訪問的市民年齡和男女組合等人口特徵分佈皆不一樣,比例亦與全港人口等特徵分佈不同,因此較嚴謹的民調會按政府統計處提供的2011年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作調整,增加調查的代表度。


至於兩次民調公布的問題數目不一,馬嶽指研究者有權自行決定公布哪些數據,公布調查中個別有用數據的做法十分常見。


不過他指出,由於問卷的題目次序也可能影響調查結果,他認為最佳做法是公布整個調查的所有數據,或按訪問次序公布整份問卷題目,讓外界自行判斷調查的可靠度和準確度。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