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被揭於上周六(14日)搶先公布仍未完成及「加權」處理的特首民調數據,導致梁振英、唐英年民望差距由真正的8.9個百分點變為6.5個百分點。本報向3名浸大內部知情者查詢,獲悉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於上周五(13日)決定提前公布前,曾遭負責的調查員反對及質疑數據不可靠,但趙心樹三度要求下屬盡快分析結果及寫新聞稿,在晚上傳訊處下班後,自行將結果上載學院網頁。浸大調查員基於責任,才自行延續調查至原定的本月17日,成功訪問1000人後發布完整版本。
浸大師生擔憂風波影響傳理學院及大學聲譽,教職員工會正草擬聲明信,要求校長陳新滋展開研訊徹查。浸大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昨首度開腔,承認是他決定搶先公布民調結果,但強調「分開兩次公布調查結果,是因為第一次想於最好的時機發放結果,避開台灣大選公布結果的日子。第二次是想將完整版本發布,供學術研究之用」。他重申,過程中無受任何政治壓力及干預,亦無向校外任何人士透露民調結果(見另稿)。
校長陳新滋﹕毋須調查
浸大校長陳新滋透過公關回應,大學絕對尊重學術自由,亦相信負責教授的專業判斷和獨立, 認為毋須介入調查。
「傳理調查實驗室」負責特首選戰民調的3名研究人員,分別是林佩琪、江詩琪及經理陳鉅偉。陳鉅偉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最新一次的民調,由1月9日開始,原本目標訪問1000市民,每天由10多名浸大學生助理,於晚上6時半至10時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他承認,1月13日(上周五)當天,趙心樹由中午開始查問當時的民調數據,其後要求在當晚立即發布。
下屬質疑 趙執意發布
據本報向3名浸大內部知情者查詢,指在中午時,調查員已對趙心樹的要求提出質疑,稱民調未經「加權」處理,有欠精確,加上當時根本未達目標受訪人數,質問趙心樹為何急於發布,雙方一度爭論。惟趙心樹回應「我在美國一向這樣做,你們不懂就不要問」為由,執意即日發布結果。
到下午4時至5時間,調查員完成初步分析,趙心樹再要求下屬將結果寫成新聞稿,交浸大傳訊及公關處即時發布。不過,由於傳訊處已過了辦公時間,並已接近傳媒的截稿時間,建議延至周六早上發布。
民調當晚上載網頁
知情者透露,趙心樹在傍晚獲悉無法及時發布,晚上再致電陳鉅偉,要求他先把民調結果及新聞稿,上載到「傳理調查實驗室」網頁,陳鉅偉最後遵從指令將民調上載。及後有報章在網上發現該民調結果,於翌日刊登,浸大傳訊處亦於同日早上發布結果。
浸大教職員工會代表杜耀明表示,事件影響浸大校譽,透露有教職員表示憂慮,指搶閘公布的民調未經加權處理,做法不專業,結果亦存在誤差。他說,工會正草擬聲明信,要求校長陳新滋介入徹查,必要時應展開聆訊調查。傳理學會外務副會長吳穎欣接受本報查詢時說,將向學院了解事件並收集同學意見,盼盡快查明事情始末及真相。
明報記者 周婷 蕭輝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