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邊境禁區開放在即,沙頭角率先解禁的6條鄉村,其中塘肚村、新村及木棉頭村早已洞悉開放禁區帶來的商機,計劃分階段將42公頃土地(大於兩個維園)闢作有機農莊及野戰區等,投資額達1億元,預料每逢假日可接待逾千名市民。負責人稱,預料下月中開始接受團體報名,到「禁區」親身體驗農耕樂,未來場地逐步擴展至海岸共逾100公頃,屆時「海、陸都有得玩」。
有機耕種 飼養黑草羊鴕鳥
2月15日零時起,沙頭角禁區其中6條村率先解禁,塘肚村原居民張鈺麟牽頭的沙頭角有機農莊項目,首期佔地約4公頃的農莊現已接近完工,準備迎接商機。張鈺麟接受訪問時稱,兩年前開始籌劃農莊,除了闢設有機耕種場地,亦設有動物園,飼養了黑草羊、兔、牛及鴕鳥,又挖掘了多個魚塘有機飼養鯇魚。
農莊亦設野戰場,包括氣槍靶場及9種野戰場景,場內放置了吉普車、直升機及火箭模型,增添真實感。
張鈺麟表示,下步會開發更多本地有機耕種產品,已落實的包括佔地20公頃的稻田、每月生產30公噸菌類食品的蘑菇場,供應本港酒店,以及佔地5公頃的蘭花館。
下月「解封」 假日可接待逾千人
沿沙頭角海岸的土地方面,則會闢設海星館、沿海設立蠔排,以及飼養龍蝦及珍珠蚌等,長遠更會申請興建民宿及酒店等配套,開拓全港最大的生態園。他預計有機農莊每逢假日可接待逾千名旅客,場內亦可提供700至1000個就業職位,令區內居民不用長途跋涉到區外工作,省回交通費。沙頭角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李冠洪昨出席沙頭角農莊的新春團拜活動時表示,將加強宣傳開放禁區後的旅遊元素,例如有機農莊及區內歷史建築,吸引市民到沙頭角旅遊。
對於政府不開放沙頭角墟及中英街,只同意在周末及公眾假期開放沙頭角公眾碼頭,讓旅客直接前往附近島嶼,李冠洪認為不合理,認為最低限度應讓通過沙頭角墟的旅客稍作停留,例如去洗手間或購買食物,然後才上船,遊覽地質公園等景點。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