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股市浪急 Y世代求「保本」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30日 06:35
2012年01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財經雜誌《巴倫》最新一期封面故事引述研究指出,股市近年大起大落,令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激增,即使標普500指數踏進2012年後收復1300點大關,但投資者仍不敢輕言重返股市,其中有調查顯示不少Y世代(泛指1978年至2001年間出生的人士)投資者對股市更有避之則吉的心態。


投資不安心 源自波幅擴大

自2009年起,美國股市進入一段牛市時期,2009年升25%、2010年再升12%,即使去年歐債危機惡化,美債被降級,道指也亦升了5%。不過,投資者對這個近3年的牛市持極之審慎的態度,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數據顯示,美國的股票基金流失率明顯,在2011年的淨流出金額為1630億美元,是過往27年表現第二差,債券基金則錄得淨流入920億美元。


踏進2012年,美股已升逾4%,但美國整體投資市場卻出現成交萎縮的現象,在股票、商品及國債期貨等市場,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跌25%,同樣反映投資者除了怕炒股票,也不太情願把錢押在其他的投資工具。其實,投資者「草木皆兵」的心態,很大程度源自股市波幅擴大。在2011年的下半年,標普500指數的單日平均波幅達1.44%,遠高於1928年起的平均數,自2008年起,標普500指數的單日波幅超過2%的日子,亦遠多於2004至2006年(見圖)。


只求「保本」 或影響退休所得回報

《Investment News》調查顯示,今年只有43.6%的財務策劃師建議客戶增持股票,遠低於2011年的63.4%。有趣的是,資產管理機構MF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研究顯示,四成的Y世代認同「對於投資股市,我永遠不會感到安心」,更有三分一的受訪者稱,「首要的投資任務是要保本」,整體Y世代把三成資金以現金方式存放,遠高於其他年齡組別。


分析稱,Y世代普遍約在2000年前後開始嘗試投資股市,不久便遇上科網股爆破,之後再碰上金融海嘯,自然令他們對股市的戒心大增。不過,由於Y世代距離退休年齡尚遠,若他們在現階段已持極保守的投資心態,將可能影響他們日後在退休時可獲取的回報,所以只求「保本」的心態,對年輕人士未必是一件好事。


明報記者謝德健

(逢周一、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