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美經濟疲弱,內地內需又增長乏力,市場本預期昨日公布的官方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將跌回收縮狀態。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1月PMI反升至50.5點,反映內地製造業訂單穩定,經濟未有硬着陸。不過,市場人士認為,內地經濟未差到「貼地」,減輕了人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急切性,令市場對中央「放水」期望落空。
製造業恢復 出口仍弱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及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昨日發布1月份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5,比去年12月的50.3有回升,更大大高於市場預期的49.6。
中國官方PMI之所以有「驚喜」,主要因新訂單指數及原材料庫存指數有所上升,其中1月新訂單指數為50.4,比12月回升0.6個百分點,重上50以上水平(50以上為增長,以下為收縮);另生產指數亦有53.6,為去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製造業生產狀况有所恢復,惟新出口訂單指數仍回落,顯示外需始終疲弱。
澳新:人行不急於減準備金率
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1月PMI的「驚喜」可以部分對冲出口和地產投資的下行壓力,反映了政策鬆動已經開始改善企業經營環境。
澳新銀行報告則指出,官方PMI數據表明了市場對於內地經濟放緩的恐慌有點杞人憂天。另一方面,較為強勁的企業表現或會拖慢了內地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步伐,人行會寧願採用短期性的逆回購等政策來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而不急於採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較長期性的手段。
另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進一步支持中小企健康發展的措施,除繼續落實去年各項財稅和金融扶持政策外,再確定4項新的支持政策。一是由中央財政安排150億元人民幣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以支持中小企創業,並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二是繼續鼓勵銀行對中小企借貸及支持中小企上市融資;三是擴大技術改造資金規模,支持中小企技術創新;最後是加強對中小企的服務和管理,支持中小企參加國內外展覽活動,簡化產品報關等手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